-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无损检测(第2版) 第二章射线检测
射线检测简介射线检测是利用X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等各种高能射线对材料的透射性能及不同材料对射线的吸收、衰减程度的不同,使底片或探测器感光成衬度不同的图像来观察的,作为五大常规检测技术之一,在汽车、化工、冶金、机械、电力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特点:适用于几乎所有材料,对零件形状及其表面粗糙度均无严格要求。射线检测能直观地显示缺陷影像,便于对缺陷进行定性、定量和定位。射线图像能长期存档备查,便于分析事故原因。射线检测对气孔、夹渣、疏松等体积型缺陷的检测灵敏度较高,对裂纹、未熔合等平面缺陷的检测灵敏度较低,如当射线方向与平面缺陷(如裂纹)垂直时就很难检测出来,只有当裂纹与射线方向平行时才能够对其进行有效检测。
第一节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第二章射线检测
一、射线的种类波长较短的电磁波叫射线,那些速度高,能量大的粒子流也叫射线。射线由射线源向四外发射的过程又称为辐射,一般分为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两大类。前者是指那些能量很低,因而不足以引起物质发生电离的射线,如微波辐射、红外线等;而后者则是指那些能够直接或间接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直接电离辐射:通常是带电离子,如阴极射线、β射线、α射线和质子射线等。穿透本领较差,一般不直接利用这类射线进行无损检测。间接电离辐射:不带电的离子,如X射线,γ射线及中子射线等,属于电中性,不会受到库伦场的影响而发生偏转,且贯穿物质的本领较强,故广泛地被用于无损检测。
二、射线的产生(一)X射线的产生X射线源即X射线发生器,其核心部分为X射线管。X射线管是一种两极电子管,将阴极灯丝通电加热,使之白炽而放出电子,此时电子能量的绝大部分将转化为热能形式散发掉,而极少一部分以X射线能量形式辐射出来,其波长约为0.01~50nm,它是一种混合线,即由连续X射线和标识X射线组成。连续X射线:主要是由于管电压波型不同,使电子的加速程度不同,这样就不可能使所有电子转换为X射线。另外,电子在阳极靶上受阻止的程度不同。因此,转换为X射线的能量或波长也不同,并呈连续分布。标识(特征)X射线:当管电压超过某一临界值时,电子能量增高到足以使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激发或脱离原子时,当一个内层电子被激发,就可能引起一系列外层电子的跃迁。外层高能级上的电子向内层低能级跃迁将释放出多余能量,并以X射线形式呈现,其能量或波长是确定的,即标识(特征)X射线。在工业探伤中所获得的X射线谱中既有连续谱,也有标识谱,标识射线与连续射线能量相比要小得多,所以起主要作用的是连续谱。X射线产生示意图1-灯丝2-阳极靶3-高压发生器4-电源5-X射线钼靶的X射线波谱
二、射线的产生(二)γ射线的产生γ射线是一种电磁波,可以从天然放射性原子核或人工放射性原子核中产生。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如镭-226、铀-235等,价格高,且不能制成体积小而辐射能量高的射线源。人工放射线源:射线探伤中使用的γ射线源。应用较广的射线源有钴-60、铱-192、铯-137、铥-170等。(三)中子射线的产生中子是通过原子核反应产生的。对除氢以外的原子核施加强大的作用,给予原子核的能量超过中子的结合能时,中子便释放出来了。激发方法大致有:用质子、氘核、α粒子和其它带电粒子以及γ射线来轰击原子核。目前常用的中子源有三大类:同位素中子源:利用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如镭、钋等)的α粒子去轰击铍,引起核反应而产生中子,但中子强度较低;加速器中子源:用被加速的带电粒子去轰击适当的靶,可以产生各种能量的中子,其强度比普通同位素中子源要高出好几个数量级;反应堆中子源:利用重核裂变,在反应堆内形成链式反应,不断地产生大量的中子,反应堆中子源是目前强度最大的中子源。
三、射线的特性(一)具有穿透物质的能力X射线和γ射线随被穿透物质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弱,轻元素对中子射线吸收系数特别大,如氢、硼一类稀土元素和镉等;铁、铅等重元素对中子的吸收系数反而小。对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中子的质量吸收系数也差别很大。(二)不带电荷、不受电磁场的作用X射线、γ射线和中子射线均不受电磁场的作用,即具有不带电性。(三)具有波动性、粒子性即所谓二象性X射线、γ射线和中子射线在材料中传播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折射、反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但不同于可见光在传播时的折射、反射、干涉和衍射等。(四)能使某些物质起光化学作用使某些物质产生荧光现象,能使X光胶片感光;但中子对X光胶片作用效率较低。(五)能使气体电离和杀死有生命的细胞因射线具有一定能量,当穿过某些气体时与其分子发生作用而电离,能产生生物效应,杀死有生命的细胞,特别是中子射线,它具有比X射线和γ射线更强的杀伤力。
四、射线通过物质时的衰减X射线、γ射线通过物质时,主要与物质发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汤姆森散射和电子对产生等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