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大事年表知识清单.docx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大事年表知识清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大事年表

时间

历史事件

备注

1839年6月3日至26日

林则徐虎门销烟,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91页

1840年6月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92页

1842年8月29日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这是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3年7月22日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五口通商章程》,承认英国的“领事裁判权”,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1843年10月8日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与之前的《五口通商章程》合称《虎门条约》。《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列强在中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传教士传教权。

1851年1月11日

金田起义爆发,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95页

1851年3月

太平军攻占东乡,洪秀全称“天王”

96页

正文

地图

1851年9月

攻占永安,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

1852年4月

发布《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太平军迅速壮大

1853年3月

攻克南京,改为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

1853年冬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1853-1855年

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破围战三次战役,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1856年8月

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

1856年10月23日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1856年10月8日)、英国借口“马神甫事件”(1856年3月5日,法国传教士马赖被中国知县处死)发动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5月28日

中俄签订《瑷珲条约》,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东北地图有变化,对比教材80页地图

93页

1858年6月26日

6月13日签订《中俄天津条约》;6月18日签订《中美天津条约》;6月26日签订《中英天津条约》;6月27日签订《中法天津条约》。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为各国通过其驻华使领人员对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施加影响提供了条件。

1858年11月8日

清政府与英国代表额尔金签订《中英通商善后章程》,作为《天津条约》的补充,共十款,附有《海关税则》。从此,中国海关行政管理主要权力落入英国人手中长达半个世纪;罪恶的鸦片贸易正式合法化;中国的商业、手工业受到更为严重的打击。海关自主权的丧失,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标志之一。

补充

1859年4月

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政治上,它主张“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即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法制思想。经济上,它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保险事业。文化思想上,它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它主张自由往来、平等互利。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思想和阶级条件,加之战争环境的影响,最终未能实施。教材96页

1860年10月18日

10.18-10.21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

93页

1860年10月24日

10月24-25日,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开放天津为商埠;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允许华工出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英法联军撤出中国。

1860年11月2日

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中俄北京条约》,承认1858年的《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同时割让中国西北地区4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开放张家口、库伦、喀什噶尔为商埠。该条约基本划定了俄罗斯和中国的现代的东部疆界。

1861年1月11日

1月11日,为了处理外交问题,经过咸丰皇帝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3月1日正式设立)。这是19世纪后期清政府为适应当时内忧外患并作的形势而设立的对外机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和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相互勾结的产物。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中,总理衙门作为中国第一个正式的外交常设机构,标志着中国近代外交机构的萌生,开启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历程。

1861年11月2日

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史学界称之为:“祺祥政变”、“辛酉政变”、“北京政变”),开始“垂帘听政”,由此开启了慈禧太后对中国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此次政变标志着清政府向半殖民地政权的转化,慈禧上台即宣布“借师助剿”。

1861年11月

曾国藩在安庆建立中国近代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是晚清近代军事工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发轫,洋务运动由此开始;洋务运动持续35年,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参阅笔记:地主阶级的自强梦·洋务运动。张贴在教材101页

1864年6-7月

6月1日,洪秀全病逝。7月19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国灭亡。

96页

1865

文档评论(0)

huangyi123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