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条辨_原创精品文档.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类也。篇目旧名平脉。次第二而僭经右,夫传不可以先经,论脉亦

无先各脉而后平脉之理,且平脉不过前数条,冒事必如此耳,后亦各

脉,安得直以平脉名篇,皆非叔和之旧,其为后人之纷更明甚,是故

重考订而次序如今。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

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

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

或短或长,上下乘错,或存或亡,病辄易改,进退低昂,心迷意惑,

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

三部,尺寸及关。

参,音搀,差,穿之切,为,去声,令,平声,根源者,言人之

五脏六腑吉凶死生皆取决于脉,所以为斯道之根本渊源也。孙思邈曰,

从肘腕中横文至掌鱼际后文,却而十分之,而入取九分,是为尺,从

鱼际后文,却还度取十分之一,则是寸,寸十分之,而入取九分之中,

则寸口也。关界尺寸之间,古无定说,朱子曰:俗传脉诀,词最鄙浅,

非叔和书明甚,乃能直指高骨为关。似得难经本旨,然则关有定位,

自脉诀始,滑氏曰,寸为阳,为上部,主头项以下至心胸之分也。关

为阴阳之中,为中部,主脐腹胁之分也。尺为阴,为下部,主腰足胫

股之分也。此寸关尺为三部之说也。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荣,当

作营,见马氏素问注证发微。)

素问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

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悍滑利,不能入

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难经三十难曰,人气受于谷,谷

入于胃,乃传于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皆受于气,其清者为荣,浊者

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灵枢同,而纪氏云,素问曰:荣者,水

谷之精气则清,卫者,水谷之悍气则浊,精气入于脉中则浊,悍气行

于脉外则清,然则三经之文虽少别,而其旨则同,清浊之分虽殊,而

夫荣卫之为荣卫如此,然三十二难又曰,心者血,肺者气,血为

荣,气为卫,荣行脉中,卫在脉外,行中行外虽同。而荣则又以血言,

言心肺而不言水谷,故王氏曰,清者,体之上也。阳也。火也。离中

之一阴降。故午后一阴生,即心之生血也。故曰清气为荣,浊者体之

下也。阴也。水也。坎中之一阳升,即肾之生气也。故曰,浊气为卫,

滑氏曰,以用而言,则清气为荣者,浊中之清者也。浊气为卫者。清

中之浊者也。以体而言,则清之用,不离乎浊之体,浊之用,不离乎

清之体,故谓清气为荣。浊气为卫,亦可也。谓荣浊卫清,亦可也。

又曰,统而言之,则荣卫皆水谷之气所为,故悉以气言可也。析而言

之,则血为荣,气为冲,固自有分矣,是故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犹

水泽之于川浍,风云之于太虚也。

合经传而观之,则荣卫之在人身,可以性能言,而不可以色象求,

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盖亦以其分体分用者之大端言也。会其极而言

之,其犹氤氲之在天地与,衡铨称其喻平准也。

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

铢,音殊,肾为水脏,水性就下,故其脉循骨而沉,心为火脏而

合血脉,故其脉洪,洪,犹洪水之洪,大而有波澜之谓也。肺为金脏

而合皮毛,金得五行之清,其脉故浮,肝为木脏,木性曲直,其脉循

筋而行,故弦,经,正也。常,久也。亦经也。言平人之脉,以如此

合四时为正。通常而可久也。说文十黍之重曰铢,六铢为一分。盖指

脉之以三菽六菽约轻重而言也。然言四脏而不言脾者,脾之和平不可

得见,故其经常不可言,欲人当自推也。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

二刻,一周循环。出而升,气之上,来也。入而降,气之下,去也。

漏刻,以一日一夜漏水下百刻而言也。周旋,以周身之流行旋转而言

也。下二句乃申上文而详言之也。滑氏曰,内经平人气象论云,人一

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急,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

人,故平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

以呼吸之数言之,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每刻一百三十五息,

每二刻二百七十息,脉行一十六丈二尺,为一周身也。积而盈之,每

九十六刻,计一万二千九百六十息,脉行七百七十七丈六尺,为四十

八周身,刻之余分得五百四十息,脉分行二周身,得三十二丈四尺。

合一万三千五百四十息,总之为五十度周身,脉得八百一十丈也。此

呼吸之息,脉行之数,周身之度,合昼夜百刻之详也。当复寸口,虚

实见焉。

见,音现,滑氏曰,寸口,谓气口也。居手太阴鱼际,却行一寸

之分,气口之下,曰关曰尺云者,皆手太阴所历之处,而手太阴又为

百脉流注朝会之始也。此承上文而言,脉行周身五十度。

又当复始于寸口,所以谓之循环也。虚实见下。变化相乘,阴阳

相干

文档评论(0)

177****7360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宁夏三科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500MABW4P8P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