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六中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doc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六中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六中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起源,不仅是我国学者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国际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研究课题。经过几代中国学者接续努力,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工程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特别是完整展现夏朝历史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现在,我们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把握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形态等因素,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

长期以来,西方形成了一套文明理论,我们要加以借鉴,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要同步做好我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

(摘编自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材料二:

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的逐步发展与成熟,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燕(山)辽(河)地区,在农业相对发达的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燕辽地区,都相继出现了有等级分化的区域社会组织,相应地,在一些大型中心聚落里,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的这段时间,可以视为“曙光初现”的中国文明的形成期,呈现出多线并进、多元发展的轨迹;同时各区域间彼此交流互动,从而形成了东亚地区一个巨大的文明丛体。其中陕晋豫地区的庙底沟文化分布范围广、对四周影响大,显露出较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此时尚没有哪个区域表现出显著的更加先进的样貌。

然而,到了公元前3300—前2300年这段时间,此前相对均衡的局面被打破了。一方面,黄河中上游的双槐树、大地湾、南佐、陶寺早期聚落,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一些中心聚落,在社会组织规模、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奢侈品所体现的文明成就等方面,都比从前有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呈现出更繁荣发达的文明形态。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区率先出现“城邦林立”的局面。而长江下游的良渚更是一枝独秀,考古发现所揭示出的丰富内涵,这个时期中国史前区域文明发展的重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此后,从公元前2300到公元前1800年的史前末期,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狭义的龙山时代,此前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等东部平原低地先后渐次衰落,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所在的西部“高地”则持续发展繁荣。尤其是黄河中游开始达到中国史前文化的又一个高峰,很可能发展成了龙山时代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最富集权性,同时在意识形态与艺术表达等各方面成就最高的早期国家社会。其形成背景,在我国西、北部的黄土地区转化成了一种新的生产力,使得原来较稻作农业略显微弱的粟作农业文化获得了新生力量和强大的经济基础

到公元前1800年以后的二里头时代即夏王朝时期,这种有外来因素加持的生产力持续发酵,尤其是由西方传来的冶金术在中原地区获得创造性发展。夏人率先将复杂的分范合铸技术用于青铜礼容器的制作,用于巩固、强化权贵精英的神圣统治,同时也创造出了世界上独特而发达的青铜文明。青铜冶铸不但需要复杂而高超的技艺,其工艺和组织的复杂程度恐怕要远超以前的玉石器制作,此种生产锻炼了早期国家的管理能力,奠定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文明在早期历史中的核心地位,也使得中原文明成为整合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主导力量。可以说,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初步形成,并为以后秦汉更充分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戴向明《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的认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起源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中外学者已经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众多成果。

B.将考古探索、文献研究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探索出的研究方法。

C.当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重心将从史前文明研究转向对夏代历史的完整展现。

D.河南灵宝西坡等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反映了多个区域文明开始萌芽、生长的状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要借鉴西方的文明理论,但不能照搬照抄,要提出中国原创性的古代文明理论。

B.长江下游地区的稻作农业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如良渚形成了东亚地区最早的国家社会。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34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