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井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NUMPAGES

中铁十二局集团武汉地铁二号线

小龟山车站项目经理部

二〇〇八年十月二十二日

第一部分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武汉地铁2号线小龟山站~洪山广场站区间,设计范围为K17+489。95~K18+479。95.区间西北接小龟山站,东南经姚家岭,沿体育馆路,向东南至洪山广场。隧道覆土16~22m.其线路两侧50m范围内分布有较多的多层建筑物,并穿行于体育馆路下方。

本区间采用矿山法施工,在K18+081。9998设置施工竖井和联络横通道,并将区间泵房设置于联络通道内。施工竖井及联络通道位于规划体育馆路北口,尚未实现规划,经前期拆迁后,竖井周边主要建筑:场地围挡西侧为3层民用建筑,距竖井12.4米;东北侧为亢龙太子酒轩,距竖井36米。场地围挡范围内有一铸铁Φ400水管,距离竖井5米左右。施工竖井采用明挖法施工,横通道与体育馆路垂直相交,采用矿山法施工。

施工竖井长度为7.7m,宽度为5。7m,竖井平面呈长方形,开挖深度为28。81m。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

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依据中冶集团武汉市勘察设计研究院2008年7月提供的《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小龟山(不含)~洪山广场(不含)区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详细勘察阶段),本工程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如下:

1场地环境概况

拟建场地属于长江三级阶地~剥蚀残山地貌。依孔口标高计,其地面标高变化在33。19~34.25m,西高东低,地形有起伏,北面是要拆迁的姚家岭低层建筑,东侧为亢龙太子酒店。

2岩土分层及其特征

各层的地层岩性及其特点自上而下依次为:

1)人工填土层

杂填土(地层代号1—1):主要由砖块、碎石混粘性土组成,硬杂质含量约20%~40%,粒径5~20mm不等,呈湿的、稍密状态。厚度为0.9m左右。

2)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

粉质粘土(地层代号7-2):褐黄色,含黑色铁锰氧化物及灰白色高岭土条纹,呈饱和、硬塑状态。厚度为13.6m左右。

3)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层

碎石粘土(地层代号10—2):棕红色,含黑色铁锰氧化物,间夹石英砂岩岩块,碎石含量5~30%左右,粒径大小一般为20~300mm,呈饱和、硬塑状态。厚度为18。6m左右。

4)泥盆系统砂岩

粉砂岩(地层代号10a-2):中风化粉砂岩,浅黄色,主要由石英粉砂与少量长石、白云母碎屑被水云母胶结组成,粉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岩石裂隙较发育,岩心较破碎,厚度为7。9m。

岩土名称

地层代号

天然容重r(kN/m3)

内摩擦角φ(°)

凝聚力C(kPa)

土与锚杆浆体极限摩擦力f(kPa)

杂填土

1—1

19。5

18

8

22

粉质粘土

7-2

19。8

17

50

56

含碎石粘土

10—2

19.4

18

50

60

粉砂岩

19a—2

21。3

17

60

60

3水文地质概况

1)地下水类型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之中,大气降水及附近居民生活用水是其主要补给来源。

基岩裂隙水主要存在于裂隙发育的岩层之中,但因岩石裂隙多为闭合裂隙,或充填有粘性土,水量较小.坑内少量地下水可通过明排疏干,同时应做好周边地面防水保护措施。

2)渗透性

岩土名称

地层代号

水平渗透系数(m/d)

渗透性分析

杂填土

1—1

3。2~4.5

透水层

粉质粘土

7-2

0.0006~0。0007

不透水层

含碎石粘土

10—2

0.0002~0.0003

不透水层

三、主要设计原则及标准

1、本竖井为深基坑工程,其开挖深度为29。871米,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但竖井结构为临时结构,预计使用周期为两年,其结构重要性系数γ0=1。0。联络通道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γ0=1。1。

2、竖井及通道支护结构的布置,须满足竖井辅助隧道施工的需要和建筑限界要求,并考虑结构受力后的变形和施工误差等因素。

3、竖井支护结构采用荷载—结构模式,施工阶段竖井外侧土压力按郎金土压力计算,除沙层水土分算,其余土层水土合算;使用阶段竖井外侧土压力按静止土压力计算,所有土层均采用水土分算.计算分析对象为竖向宽1m的竖井结构和地层,并选择最不利位置(侧土压力最大处)进行计算。竖井基坑及联络通道上方外5m范围内堆载超载不得超过20KPa。

4、竖井及通道支护结构均采用喷锚和格栅钢架(或工字钢架)支护。

5、竖井为临时辅助施工竖井,待区间隧道施工完成后,回填竖井,并按市政要求恢复原路面。

6、竖井结构为临时结构,预计使用周期为二年,横通道二衬部分为永久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按抗震设防烈度6度进行地震作用验算,并在结构设计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结构设计不考虑人防设防。

文档评论(0)

linyin19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