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1月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pdfVIP

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1月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1月期中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作答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

2.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使用机读卡的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非

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学而》章重点在“学而时习之”,正确理解这句话,对正确理解本篇内容以及整部《论

语》,进而深入体会孔子思想都极为关键。“时”修饰“习”,“之”代指“学”的内容,“而”

连接前后两个部分,并且有“然后”、“进一步”的意义,后世阅读者对这些部分基本没有什

么异议,但此句关键在“习”(習)。《说文》曰:“習,数飞也。从羽,从白。”“习”字篆书

下面是鸟头形,上面是鸟的羽毛,由此,我们可知,“习”的本义为小鸟展开翅膀反复练习飞

翔的本领。小鸟在巢穴中,对于飞翔技能,无论母鸟怎样教,怎样示范,但最根本的是需要

小鸟自己去做飞翔实践,因此,习(習)造字之初即蕴含着“践行”意义。《学而》章此处

“习”字,也应当为“践行”义。由此,“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应理解为“学习之后,要

抓住时机,不断地在实践中去印证、检验学习的内容是否正确,是否能达于实际的社会生活。

如果学习者发现所学东西竟然可以用在自己切实的实践活动中,并且可以指导印证社会人生,

那该是多么快乐的事情!”每个人应该都会有这样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当你看到、听到、学

到的东西随即可以在实践中发挥作用,这应是令人欢欣鼓舞的事情。学习书本知识后机械地

反复温习复习,能令多少人从中找到快乐,这似乎有违常理,由于这种违背常理和人性的误

读,从而导致学习者觉得《论语》面目可憎、孔子虚伪假道,因而,还原《论语》本来面目,

是今天我们重读经典的要义之一。

“习”字做“践行”义并非仅仅是《学而》篇的个案。遍检《论语》,共有三章使用

“习”字,除了《学而》首章外,还有《学而》第四章“传不习乎”和《阳货》第二章“习

相远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曾子每日反省、内省的三件事情中,就包括反省自己对于师传的内容是否做到了

“践行于人生”,有没有及时在生活实践中去检验和印证。朱熹解释为“传,谓受之于师。习,

1/13

谓熟之于己。”应该说朱熹在“习”字的解说上并没有彻底参透,如何才能“熟之于己”?与

他同时的陆游就比他看得更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

子聿》)人若能做到及时学习别人的经验,又能及时在实践中将别人的经验化为自己的内在体

悟,那么,这个人离成功即已不远。“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当然,对

于此句的理解,千百年来异说颇多,“性”是什么,用今天哲学的术语来解释,此“性”当为

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相差不远的,但人成长以后,为什么差异会如此明显?因为

人不同于动物,人有学习的能力,人可以通过学习,并将学习到的东西在实践中化为己有,

不断增饰自己的内在,这样,原初本性相近的人慢慢就会由于内在的差异而大相径庭。由此,

《阳货》章“习”字一样蕴含着生活实践的内在意义。

(汤洪《论语中的“学”“习”观》)

材料二:

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一节,以“终日”与“须臾”比较,极言

“思”的时间投入极端之长,和“学”的时间极度之短,反差非常鲜明,这样,思与学之作

用高下立见。其原因就是对外物的态度。踮起脚尖,企身而望,即使把自身身体的天然优势

发挥到了极致,也仍要受到自身身体的局限,其结果无法与登高博见相比;振臂而招,顺风

而呼,手臂的长度及声音的响度,虽然也都努力到了极限,但总是受到自身生理条件的限制,

其结果也无法与登高而招、顺风而呼所产生的效果同日而语。“高”“风”及“舆马”“舟楫”

均指自身之外的凭借物。荀子认为学习就是要借助外在世界来提升和拓展。同样,“青”的萃

取须借助于蓼蓝,水凝结为冰,外在条件是冰点的气温;直木成轮,离不开外在“輮”的功

夫;受绳斫直之绳,就砺成利之砺,也均表明,“化性起伪”需要凭借外物的依托、推动和激

发。显然,这种学的方式不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姑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