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1)[4].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西中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材料描述的战争是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赤壁之战

【答案】C

【解析】提取题干的“赵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中,赵王起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导致四十万赵军被秦军坑杀。故材料描述的战争是长平之战。故C符合题意;城濮之战发生在晋国和楚国之间,故A不符合题意;桂陵之战发生在齐国和魏国之间。故B不符合题意;赤壁之战发生在曹军和孙刘联军之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

A建立隋朝

B统一全国

C开通大运河

D创立科举制

【答案】C

【解析】题干的“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大体意思是促进了多年的国运,造福后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开通的大运河是我国古代最宏伟的工程之一,是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大大加强了南北联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同时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运河所经之地,城市兴起,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所以说这是为后世开万世之利。故C符合题意;建立隋朝,统一全国的是隋文帝,故AB不符合题意;创立科举制的是隋炀帝,但与题干的“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不符合。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题干的“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认识题干材料大意是隋炀帝的举措促进了多年的国运,造福后世。隋炀帝开通的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为后世开万世之利。

3一个曾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说,上海“已经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外国人们的一个真正黄金国……其中许多人都是属于这样一种类型的: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这一情形开始于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的“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和“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因此,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最早出现在鸦片战争后。故A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发生在鸦片战争后,鸦片战争之后出现了题干的情形。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下列四幅形势图所示的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

AB

CD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战役是辽沈战役。图片A出现“辽北沈阳”等信息,应该是辽沈战役示意图。故A符合题意;图片B出现“张家口天津”等信息,应是平津战役示意图。故B不符合题意;图片C中出现“徐州”信息,应是淮海战役示意图。故C不符合题意;图片D是台儿庄战役示意图,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读图,根据图片信息判断图片的名称,结合辽沈战役的意义进行分析,可以选择正确答案。

5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2%,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由此判断,题干材料与土地改革有关。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说明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故A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土地改革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的理解错误,因为土地改革后还是农村土地私有制。故B符合题意;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说明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C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说明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故D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6标语口号体现了时代特色。在有些旧墙上我们还能看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钢为纲”“以粮为纲”等标语口号。其中“以钢为纲”反映的是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8月,党中央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全国建起了上百万个土高炉,掀起了“大炼钢铁”的大跃进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