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导读 第三章 物质生产是人类历史的发源地.ppt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导读 第三章 物质生产是人类历史的发源地.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物质生产是人类历史的发源地——《神圣家族》一

写作背景《神圣家族》全名为《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第一部著作,写于1844年9月至11月,1845年2月以德文在德国法兰克福出版。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已经批判了鲍威尔政治解放理论的错误。在移居巴黎不久,马克思读到了《文学总汇报》,鲍威尔等人以此为阵地,宣扬思辨唯心主义。1844年8月,恩格斯到巴黎拜访了马克思,两人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达成共识,并认为有必要批判鲍威尔的思想,宣传自己的哲学主张。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写作了《神圣家族》。《神圣家族》的原名为《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后来正式出版时,马克思在标题上又加上了“神圣家族”这几个字。“神圣家族”本来是意大利画家曼泰尼亚的一幅画的名字,画面上是圣母玛利亚怀抱耶稣,旁边是玛利亚的丈夫约瑟,还有一些天使和神父。马克思以此讽刺以鲍威尔为首的青年黑格尔派。二

篇章结构《神圣家族》由序言、结语和九章正文构成。其中,序言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第一、二、三章,第四章第一、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的a小节,第七章第二部分的b小节由恩格斯撰写,篇幅较短;马克思完成了该书的主体部分。在第一章至第三章,恩格斯对鲍威尔等人晦涩的文风、肤浅的思想以及轻视工人的创造性提出了批评,并揭示了鲍威尔等人对黑格尔哲学的拙劣模仿;在第四章至第八章,马克思批判了鲍威尔兄弟及施里加的观点,同时正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三

观点提示第一,揭示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秘密。思辨唯心主义的哲学结构是通过三个环节完成的:首先,从现实的个别事物中抽象出一般观念,把事物观念化;其次,把观念实体化,认为观念是一种存在于人之外的本质性实体;最后,把实体主体化,认为实体是一种能动的绝对主体。这是思辨唯心主义的秘密。第二,建立“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根据法国唯物主义的观点,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么,就必须使环境合乎人的人性,使社会合乎人性;既然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天性,那么,就应当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来判断人的天性。因此,唯物主义是社会主义学说的逻辑基础,应当建立一种“为思辨本身的活动所完善化并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第三,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中具有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从历史运动中排除人与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就无法真正认识人类历史;只有认识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才能真正认识这个历史时期。物质生产是人类历史的真正的发源地。第四,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的活动与利益密切相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不同的,关注现实的人,就必须关注现实的利益关系,“‘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28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人们将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推翻私有制。《神圣家族》发现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运动中的决定作用,从“抽象的人”开始转向“现实的人”。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开始扬弃人本唯物主义的异化史观,力图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为哲学变革提供一定的思想基础。恩格斯指出:建立“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这个超出费尔巴哈而进一步发展费尔巴哈观点的工作,是由马克思于1845年在《神圣家族》中开始的”。四

文本选读对“巴黎的秘密”所做的批判的叙述的秘密,就是思辨的黑格尔结构的秘密。施里加先生把“文明中的野蛮”和“国家中的无法纪”说成秘密,也就是把它们消溶在“秘密”这个范畴之中,接着就迫使“秘密”开始自己的思辨的生命历程。要指出这种思辨结构的总的特点,只要几句话就够了。施里加先生对“巴黎的秘密”的论述就是对思辨结构的各个细节方面的运用。如果我从现实的苹果、梨、草莓、扁桃中得出“果实”这个一般的观念,如果再进一步想像我从现实的果实中得到的“果实”〔《dieFrucht》〕这个抽象观念就是存在于我身外的一种本质,而且是梨、苹果等等的真正的本质,那末我就宣布(用思辨的话说)“果实”是梨、苹果、扁桃等等的“实体”,所以我说:对梨说来,决定梨成为梨的那些方面是非本质的,对苹果说来,决定苹果成为苹果的那些方面也是非本质的。作为它们的本质的并不是它们那种可以感触得到的实际的定在,而是我从它们中抽象出来又硬给它们塞进去的本质,即我的观念中的本质——“果实”。于是我就宣布:苹果、梨、扁桃等等是“果实”的简单的存在形式,是它的样态。诚然,我的有限的、基于感觉的理智辨别出苹果不同于梨,梨不同于扁桃,但是我的思辨的理性却说这些感性的差

文档评论(0)

dllk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文库主要涉及建筑、教育等资料,有问题可以联系解决哦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330203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