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改革的路线选择.doc

死刑改革的路线选择.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死刑改革的路线选择

死刑改革的路线选择

[摘要]: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一种最为严厉的刑罚方法,也是历时最久的一种刑罚方法。伴随着“复旦投毒案”二审,关于死刑存废的争论再一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包括法律人士在内的一些知识分子在废除死刑上的激进态度与社会大众“杀人偿命”的朴素情感形成激烈的冲突。在废除死刑已成为国际主流观点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死刑制度该何去何从,究竟是该废除还是保留?当然,废止死刑是人道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我国的死刑制度不应该盲目追随全面废止死刑的世界潮流,而应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立足于现实,从立法、司法、程序、执行等方面,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坚持“少杀、慎杀”的原则,将对死刑的严格限制作为最佳的进路。

[关键词]:死刑废除保留完善

死刑几千年来,很大程度上是在民众报应心理的满足和统治阶级利用它来遏制犯罪、稳固统治是在二者的谋合之下得以延续的汪力,邹兵,我国死刑制度现状评析,《现代法学》,2002年12月。自从1764年意大利著名的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在他著的《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首次提出废除死刑和严格限制死刑适用的主张以来,关于死刑是存是废的问题之争已经存续了两个半世纪。

汪力,邹兵,我国死刑制度现状评析,《现代法学》,2002年12月

现实社会的各种综合因素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不同时期的国家政策、刑事政策乃至死刑政策。只有社会发展了、进步了,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才会跟着发生变化,刑罚才能随之发展进步。

死刑废止,需要具备物质文明程度与精神文明程度这两个方面的条件,目前中国都还是不具备的。从物质文明程度上来说,中国尚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命的价值同样保持在一个与物质条件相对应的较低水平上。在物质文明程度较高的条件下,我们可以采用刑罚以外的其他措施来有效地防范犯罪。但实际是惩罚犯罪远比防范犯罪省力省钱,因此,在物质尚未发展至很高的现阶段,我们更多地将惩罚犯罪放在第一位,而死刑则被视为一种最为节省成本的刑罚支出。另外,在精神文明方面,我我国的依法治国路线尚处于建设阶段,民众的法治思维和对于人权保障的认识还相对落后,废止死刑还缺乏广泛的社会认同。尤其是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杀人者死之类的报应观念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社会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传统,没有天堂没有地狱,注重此生,好死不如赖活。中国人生活在一个世界中,人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死刑的震慑力,是很大很大的。传统对死刑的废止起着强烈的阻却作用。

因此,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方面来说,我国目前尚不具备死刑废止的条件。

当前,死刑改革是我国刑事法治改革中最受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关乎我国法治现代化和人权事业的重大进步。在近年来我国死刑改革取得显著进展的基础上,自2011年5月刑法修正案(八)实施后,时隔3年半,刑法再度启动修改。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草案)》首次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日前,全国人大官网公布了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向社会

够,因为在促进死刑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促进民众死刑观念的转变具有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地位。只有具备与制度改革相一致的社会思想观念,制度改革才能得以顺利执行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27~29页。。但这并不意味着制度改革就要一味地迎合、顺应现存的民众观念。许多国家和地区废除死刑不完全是建立在全体或者绝大多数民众认同的基础上(法)罗贝尔?巴丹戴尔《为废除死刑而战》,罗结珍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页。。

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27~29页。

(法)罗贝尔?巴丹戴尔《为废除死刑而战》,罗结珍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页。

其次,人的情感观念具有较强的情绪化、非理性和易变性,制度的改革无法完全的去迎合。民众的死刑观念包含了人们对待死刑的情感选择,因此死刑观念具有很强的非理性和易变性,甚至在同一件事不同阶段会有反复。比如在药家鑫案中,官二代、富二代的传闻一度招来喊杀声连连。但后来披露的事实表明,药家鑫后并非传言中所称的官二代也非富二代而且药家鑫系家里独子。在对他死刑后,民众反而对药家鑫的父母产生了较明显的同情心理,进而反思对药家鑫的死刑判决。所以死刑改革不能完全的适应民意。

再次,大多数人的观念都带有明显的保守性,除非受某种重大的社会事件或生活事件的影响,人们的观念往往难以发生大的改变。可在法治起步的阶段,争取民众的认同是法律人的重要任务。法律是人民对秩序、安全、自由等诸多问题的认识和权衡,法治也不是知识分子敲打键盘就可以实现的中青报《中国废除死刑还没到时候》2014年12月12日载,它无法离开人民。所以制度变革只要不与社

文档评论(0)

151****25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