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矿井设计总体思路建议.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矿井设计总体思路建议

现代化矿井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优质、快速、高效的建设目标,

就必须做好设计规划工作。

建议结合实际,按照采用行业内顶级工艺、技术与装备并具备一定的超前性进行

设计。

一、正确制定矿井的设计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通过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及现代化管理,实现矿井安全好、用人少、效率高、效益

好、节能环保,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目标。

二、准确掌握基础的地质资料

设计前应结合精查地质报告对井田范围内进行地质补勘,彻底摸清井田范围内地

质构造、水文地质及资源赋存情况。

三、实行高度集中化生产

在高度综合机械化基础上实行高度集中化,以达到安全高效的目的。建议矿区内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工业广场应考虑相邻新建矿井有机整合、共用,联合布置。矿井

系统设计应考虑相邻矿井在不建新井的情况下,具备整合相邻矿井资源的条件。

四、合理开拓、开采系统

1.开拓方式

优先选择平硐开拓,有条件矿井开拓方式应满足连续化一条龙运输(煤流系统

全部采用远程集中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大运量高强度运输机,辅助运输采用从地面直接

到工作地点的无轨胶轮车运输方式等)。具体结合现场实际并提供方案经经济技术比

较确定。

2.合理选定井口及工业场地位置

在井口位置考虑时,可与首采区位置选择密切结合,矿井首采区、首采面应优先

考虑资源赋存稳定、瓦斯灾害小的区域,以期达到出煤早、达产快,经济效益好。

3.重视风井位置的选择

在选择主、副井位置的同时,要认真选好风井位置。实现在保证矿井通风安全的

同时,还能实现矿井快速施工建设的目标。

4.合理确定开拓水平

应尽可能集中一个水平保证全矿产量,水平要有足够的可采储量保证合理的服务

年限。

5.改革巷道布置,满足多通道、双翼同时施工需要。

一是区段石门建议至少3条以实现区段双翼施工生产要求;二是布置采区总回风

巷或边界系统,为实现多通道进入组织快速施工打下基础。

6.系统能力富裕并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与装备

矿井系统能力必须要有足够的富余,特别是通风系统、抽采系统、运输系统要充

分结合矿井瓦斯灾害等级进行设计,供电系统、运输系统要充分考虑“四化”建设需

要,排矸系统从采区至地面必须实现连续化运输,运煤系统、排矸系统井下必须考虑

缓冲能力,地面及主系统故障短时间内不影响采区生产。

区段内从中部车场到两巷选用单轨吊车运输或两巷选用无极绳绞车运输。

采煤工作面应按智能化工作面设计,煤巷、半煤岩巷及软岩巷掘进必须按综掘设

计,提高生产效率。采面配套设备应采用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电液控制的快移支架

及相应配套设备。

五、全面规划、系统配套,保证矿井的整体最佳效益

对各系统与环节进行全面规划、综合配套、整体协调,实现“十化”目标。

1.采掘综合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采煤、掘进设备,特

别是采煤工作面尽可能全部自动化、智能化,实现工作面无人跟机操作、远程监控,

为煤矿“无人化”开采奠定基础。

2.生产高度集中化。力争实现采用“一矿一面(两面)”开采布局,提高工作面单

产,实行高度集中化生产和矿井安全高效。

3.开拓系统合理化。适当加大采区(盘区)尺寸和工作面的推进度,实现大工作

面、长工作面已满足减少搬家回撤,提高效率的目标。

4.煤流运输连续化。实现(立井除外)从工作面到地面全部实现胶带输送机连续

运输和远程集中控制、自动巡检。

5.辅助运输简便化。尽可能选用新型有效的运输机械设备,简化井下辅助运输系

统和环节实现单一系统的连续运输和远程集中监控,从而实现减人提效目标。

6.主要设备自动化、集控化。矿井提升、通风、排水、压风、供电等设备和硐室

值守不仅技术先进,而且要实现自动化、集控化、机械化、无人化。

7.辅助(附属)设施社会化。改变煤矿“大而全”局面,简化矿井地面布置,只留

必要的生产、生活及辅助设施。

8.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建立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化管理系统。将井下环境监

测系统、生产过程监控系统、矿井信息管理系统融合为一体。实现生产系统远程自动

化控制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自动化。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1)按照智能化矿山建设的指导思想,先建立信息化管控平台,再在管控平台

下建设各子系统,避免信息孤岛,更有利于集中管控。

(2

文档评论(0)

139****19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