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高等数学150教时.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同济《高等数学》(第五版)150教时教学建议书

总体建议

总课时分配:

第1章 分析引论 16

第2章 导数与微分 14

第3章 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14

第4章 不定积分 14

第5章 定积分 12

第6章 定积分的应用 4

第7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10

第8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 16

第9章 重积分 12

第10章 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 14

第11章 无穷级数 12

第12章 常微分方程 12

排课150教时,在实际执行教学计划时,01学期5节/周,17周共85教时。02学期4

节/周,18周共72教时,理论总课时为157教时,有一定的机动余地。

备课与讲课:备课:

〔1〕每一章在计划教时内,在不改变教学要求、尽量尊重教材的基础上,适

当重组教学内容,编写讲稿,使其具有更好的条理性,更强的逻辑性,突出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讲稿应体现教师的创新思路,应有教师的个人特色。

〔2〕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以高等数学(Ⅰ)教学大纲为基准,对局部的概念、数学技能与方法的教学,根据各专业的不同,作适当的延拓与删减。

〔3〕关于定理的证明:

数学定理的证明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巩固学生数学基础的一个重要手段,要证明。但由于课时的限制,不全证。选择证明思路不类同的,有一定启发作用的典型定理在课堂教学上证明。要注意启发学生的证明思路。对不太难的,证明方法与思路已在其它定理的证明中出现过的,应由学生自证。

〔4〕每学期初、高等数学(Ⅰ)责任教师会召开备课会议,需要统一、讨论的问题,每位任课教师应早作准备。

讲课:

讲课一定要体现教师的个人特色,不教条,应有创造性的工作,通过讲课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但从控制课时,增大讲课信息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这几个方面看,讲课应注意:

〔1〕不要花大量时间放在板书定义、定理上。可运用电化教学的功能或事先作好教学准备。也不要将大量的时间放在重复计算或简单计算上。增大教学信息量。

〔2〕每章一定要讲习题课,通过习题课对重要概念作加深理解,纠正作业中的倾向性错误,疑难习题解析等。

学生作业与课外习题

学数学必需做一定数量的习题。考虑到理工科学生的学习任务重,由于学习时间的限制,学生不大可能做大量的习题,建议高等数学的必要习题量为800-1000题左右。

习题可选自教材,或选自:“高等数学(Ⅰ)教学同步练习册”(我校自编),但在学期初的备课会议上应确定。

教师应精选习题,每一个习题的思维过程,体现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应具有代表性,特别是供教师批改的作业题,更应精选,能通过作业反映学生学习中的主要问题,作量量不能太少,每次课后至少布置3-5个作业题。

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题,典型错误及时与学生交流,每次作业应登记,应给学生一个适当的成绩。期终数学成绩总评时,应作为评分依据之一。高等数学(Ⅰ)在全校统一按排教师答疑。

考试

每学期全校组织一次期中考,统一命题,课任教师独立阅卷,通过期中考,评估半个学期的教学。期终考试教考分离,统一命题,成立阅卷组阅卷,阅卷组对全校作整体阅卷分析,写出阅卷报告。课任教师对各自任教班级写出试卷分析。

分章教学实施建议

第1章 分析引论 16

〔1〕课时分配:极限概念 3

无穷小、大概念及比较 3

极限运算 4

函数连续性 4

习题课 2

? 0

〔2〕本章重点:初等方法求极限?、0

(代数式,三角式,指数对数式),∞-∞,1?);

无穷小,无穷大概念,无穷小的比较及定阶;判断函数的连续点与间断点并分类、连续函数的中值性质等。

本章难点:极限概念的建立。

〔3〕教材中本章共有37个定理(推论或准则),可选择有代表性的9个定理(§1.3定理

1(唯一性),定理2(局部有界性),定理4(归并性),§1.5定理3 3),定理6,§1.6

准则Ⅰ,§1.7 定理2 §1.9定理3 §1.10定理3)在课堂教学中证明,余下的定理可让学生自证。§1.3定理3′是一个有用的结果。

1

〔4〕教材在证明结果:lim(1? )n

n??? n

?e 时,证明过程太繁复,一个可供选择的简捷

证法:

(1?1? ?(1?1?1

1记x ?(1? )n,x

1

n n

n?1

?x ?[

n?1

n n

n?1

]n??1x ?{x}?.

n?1 n

对s.t.

1?1

?1的正整数 q?1,整数p?1恒有

p q

1x( )p???1?x

1

n q n

?qn,所以,{x

}有界??.

n

〔5〕有了复合函数的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