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2019-2020学年).pdf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2019-2020学年).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

(2019-2020学年)

2020年11月

目录

引言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二、培养能力

(一)专业基本情况

(二)在校生规模

(三)课程体系

三、培养条件

(一)教师队伍结构

(二)教研结合的成果

(三)实践教学的资源

(四)国际化课程建设的资源

(五)保障教学的硬件

四、培养机制与特色

(一)历史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

(二)小班化、精英化、探究式教学模式

(三)理论与实践兼备的课程体系

(四)持续创新的教材体系建设

(五)多元化、国际化的校园经历

五、培养质量

(一)学生就读该专业的意愿及就业率、专业对口率

(二)学生毕业情况

(三)社会对专业的评价及就业单位满意率

六、毕业生就业创业

(一)针对就业的特色工作

(二)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成效

(三)毕业目标达成情况

七、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分析及专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中国古代史领域需要重视的发展方向

(二)中国近现代史领域需要重视的发展方向

八、存在的问题及拟釆取的对策措施

(一)巩固发挥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的传统优势

(二)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提高学生成果产出

(三)大力推动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四)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和经费支持

结语

2

引言

历史学专业所在的历史学科是山东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科之一。山东大学素

以“文史见长”而闻名国内外,这个“史”主要是指中国史学科的相关研究。1951

年高校院系调整时,历史学科开始独立建制。尤其是在1950年代以杨向奎、童

书业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学者,创办了《文史哲》这一被视为中国“高校学报

之王”的著名学术刊物,开启了享誉海内外的史学大论战。

经过近70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山东大学教学、科研优势最强的学

科之一,是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财政部资助的

首批特色学科,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精英,有着广泛的

社会声誉(2013年中国科学评价中心将山大历史学科评定为四星级,同年,武

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将山大历史学专业评定为全国第13位(全国共207个同类

专业)。作为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成功承办了第22届世界历史学科大会,2016

年,考古与历史学科被列入山东大学“学科高峰计划”首批重点学科名单。按照

《山东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学校重点建设“中国古典学术”等五大优

势学科领域,历史学、考古学名列其中,历史学科显现出了全新的发展活力。

在人才培养的高层次平台方面,2019年历史文化学院入选教育部“三全育

人”试点单位,2020年历史学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试点专业。历史学

专业目前是国家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有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省级重点学

科,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级

教学团队,有专职教学人员5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1人,90%以上有博士学

位,绝大多数有海外学术经历,科研实力突出,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要影响。现

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社科

基金评委1人,享受国务院特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

国家一级学会副会长以上专家5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人。

以上是历史学专业的发展基础,也是人才培养依托的主要资源。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历史学专业以历史积淀厚重、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突出、教学成果显著

3

、培育人才众多而闻名。作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色专业,本专业服务国家

发展,面向全球,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人文情怀、全球视野、较强分析问题能力

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史学人才。一方面,本专业立足国内需求,培养基础扎实、

综合素质突出,能够在科研单位、文化事业单位、各级学校、公共管理部门工作

的社会精英与领军人才。另一方面,我们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国际

需求,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化和全球化趋势,并具备国际视野和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