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11537.pdf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

应急管理办公室

2014年12月25日

风险评估报告

1总论

1.1评估目的

分析矿井主要至灾风险因素,为公司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1.2评估依据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重

大危险源评价报告》等。

1.3评估范围及内容

矿井井上下主要危害场所及隐蔽至灾因素。

1.4评估程序

成立评估工作组、资料收集、风险评估。

2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3主要收集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生产安全事

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

令第296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特种设

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

监察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49号)、《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

令第570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29639-2013)、《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安监总局令

第21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101号)、《煤矿安

全规程》(2011版)、《矿山救护规程》(2011版)、《山东省生产安全条例》、

《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

(省政府令第236号)、《山东省煤矿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山东

省煤矿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修订)细则(试行)》等法律法规、

规章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

4事故风险评估

4.1危害因素分析

4.1.1顶板事故危险描述

3(3)煤层直接顶板为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厚1.35~17.32m,一

般在2~8m之间。粉砂岩抗压强度为17.0~35.1MPa,细砂岩抗压强度为

67.6~173.9MPa,属较稳定~极稳定顶板;泥岩则属于不稳定顶板。3(3)

煤层底板为泥岩、粉砂岩或砂质泥岩,厚度一般1~3m。据邻区张集井田资料,

其抗压强度为7.80~51.2MPa,属不坚固~坚固底板。矿井开采(包括初采、

初压、过地质构造带),冒顶、片帮伤人事故很难杜绝,特别是深部开采,矿

压显现日趋严重,目前支护手段仍然难以杜绝顶板事故。

4.1.2冲击地压事故危险描述

陈蛮庄矿开采煤层为3层煤,3煤层顶、底板主要由泥岩、粉砂岩、细砂

岩组成,局部有中砂岩和粗砂岩。根据我公司判定为我矿3号煤层属于Ⅱ类,

为具有弱(偏无)冲击倾向性的煤层;判定我矿3号煤层顶板岩层属于Ⅰ类,为

无冲击倾向性的岩层。我公司二采区的开采深度约为-600~-890m,四采区的

开采深度为-895~-1200m,受开采深度大的影响,采区采动后,各种巷道和采

煤工作面的周围岩体内将发生应力重新分布,若形成应力集中,在应力集中区

域内有其他采掘活动影响时,由于积聚弹性变形能,当达到临界破坏条件时,

就可能发生冲击地压。根据资料,我省多数矿井的开采深度达到600m以下时,

就会发生冲击地压,并且发生的频次和强度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大而增加;巷道

交岔多,遗留煤柱多,形成多处支承压力叠加,容易发生冲击地压;回采造成

大面积悬顶,支承压力高度集中叠加,容易发生冲击地压;采掘顺序对形成矿

山压力的大小和分布有很大的关系,回采工作面相向推进,以及在回采工作面

或煤柱中的支承压力带内掘进巷道,会使集中应力叠加而发生冲击地压,另外,

若由于开采顺序不当,使相邻区段追逐回采,采场形状不规则或留下待采煤柱

文档评论(0)

151****57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