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

吉安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吉安二中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时光如流,匆匆而逝,本学期已过近半。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们认识了鞠躬尽①死而后已的邓稼先的高贵品质,目不窥园、兀兀穷年的闻一多,对老王心怀愧怍的杨绛先生;感受了老山界极远又是极近不可捉摸的声响,朝鲜战场腥风血雨中的坚韧与顽强,还有东北人民对土地似来自亘古地层的深沉热爱。这一切都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对美好德行的追求。我们定要上下求索,誓做②的时代新人!

(1)下列对上述文段中字词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不窥(kuī)园 B.愧怍(zuò)

C.不可捉摸(mó) D.亘古(gèn)

(2)下列填入①处的汉字正确的是()

A.萃 B.粹 C.悴 D.瘁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的词语正确的是()

A.当之无愧 B.义愤填膺 C.颔首低眉 D.可歌可泣

(4)对文中划线句修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稼先的高贵品质。

B.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稼先。

C.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们认识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稼先。

D.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们认识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稼先的高贵品质。

【答案】(1)C(2)D(3)A(4)B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的注音。

C.有误,不可捉摸(mó)——mō;

故选C。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的字形。

鞠躬尽瘁:指不辞辛劳,尽力于国事;

故选D。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含义。

当之无愧,意思是担得起某种荣誉或某个职务,无须感到惭愧。

义愤填膺,意思是由正义而激发的愤怒充满心胸。

颔首低眉,意思是形容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

根据语段上下文语境,“这一切都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这是在呼吁当代青年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不负时代的托付,故“当之无愧”符合语义;

故选A。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们认识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稼先的高贵品质”,这句话存在主语残缺、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删去“通过”或“使”;认识的应该是人,而不是品质,删去“的高贵品质”;

故选B。

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要写清楚动作的过程,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写出动作的连贯性

②要写出人物精神风貌,需要对人物动作进行描写。

③作者先后用“包”“捆”“剪”这些动词,表现了鲁迅先生在细微之处也认真仔细的精神。

④动作能够表现思想,抓住人物动作就能写出人物精神风貌。

⑤如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中写道:“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

A.④①②⑤③ B.④②①③⑤ C.②①④⑤③ D.②④①⑤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排序。

通过浏览全部语句可知,这段话主要写的是人物的动作描写,②作为总领句放在首位,④随后强调动作描写的作用,①紧承④交代进行动作描写的要求,⑤举出具体的例子,③紧承⑤对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进一步论证,放在最后。故排序为:②④①⑤③。

故选D。

3.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A.为了表示对您的衷心感谢,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王强同学从班主任杨老师手里接过获奖证书,然后说到:“感谢您的厚爱。”

C.王校长说:“李教授,明天我校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请您斗胆赐教。”

D.虽然你尽的是绵薄之力,但是我知道这些钱是你的全部积蓄,谢谢你。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通读全句段,理解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辨析作答。A.“心领”用为辞谢别人的馈赠或酒食招待的套语,表示心中已领受其情意,不能用于对方;B.表达得体;C.用词不当,可将“斗胆赐教”改为“不吝赐教”;D.“绵薄之力”用于自己,是谦辞。故选B。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4.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各题。

送王适徐州赴举

苏辙

送别江南春雨淫,北方谁是子知音。

性如白玉烧犹冷,文似朱弦叩愈深。

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悲吟。

明年榜上看名姓,杨柳春风正似今。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扣题,点明了送别的时令、地点、天气以及友人要去的地方。

B.颔联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认为友人的性格虽然冷漠但温润如玉。

C.颈联既实写与友人以酒饯别,又实写与友人万里同舟的情景,是诗人的悲吟。

D.尾联榜是春闱的杏榜

文档评论(0)

186****88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