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练习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之教育及其发展概述(一) (1).doc

每日练习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之教育及其发展概述(一) (1).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每日练习▎《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之教育及其发展概述(一)

一、教育的概念

广义的:凡是有目的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活动,都是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影响(教育媒介)

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其中教育内容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电视影像资料、报刊、广播等信息载体以及教育环境等;教育手段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师的语言等等。

三、教育的属性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的本质归结为“育人”。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

2.历史性

3.生产性

4.继承性

5.相对独立性

6.长期性

7.民族性

8.阶级性

四、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主要观点: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中国的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

主要观点:教育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

(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

主要观点: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而这种无意识的模仿不是习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

(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代表人物:马克思、恩格斯

主要观点:认为教育是在劳动中产生的。劳动及语言是人类教育产生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五)教育的生活起源说

代表人物:杜威

主要观点:在人类社会中,生活和劳动是并列的,教育不仅要传递劳动经验,也要传递生活经验,在适应和满足人类劳动和生活双重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了教育。

(六)教育的交往起源论

代表人物:中国著名教育家叶澜。

主要观点:人类社会中的相互交往活动中包含着教育的要素,其中某些特殊交往逐渐形成较为固定的内容和较为固定的教学关系时,教育活动便产生了。因此人类教育起源于交往。

五、教育的基本形态

(一)家庭教育

1.家庭教育的涵义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内由父母或其年长者对新生一代和其他家庭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

2.家庭教育的特点

(1)先导性。

(2)针对性。

(3)终身性。

(二)社会教育

1.社会教育的涵义

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

2.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1)开放性

(2)多样性

(3)补偿性

(三)学校教育

1.学校教育的涵义

学校教育是指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教育活动。

2.学校教育的特点

(1)职能的专门性

(2)内容的系统性

(3)组织的严密性

(4)作用的全面性

(5)形式的稳定性

六、教育的功能

教育功能也称教育作用,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作用和影响。教育功能影响和作用的性质可能是正向的、促进的,也可能是负向的、阻碍的,或者是无效的。

(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

(1)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2)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3)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

(1)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2)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3)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2.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

3.教育促进经济发展

4.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5.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6.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七、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即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一)教育目的的功能

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确立的价值取向

观点

代表人物

观点内容

宗教本位论

西欧中世纪盛行,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

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

个体本位论

孟子,卢梭、罗杰斯、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马斯洛、萨特等

教育应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身完善这种自然需要来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

社会本位论

荀子,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62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