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判断的概述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pptx

5.1 判断的概述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一框判断的概述

判断及其基本特征判断的表达与类型Contents目录12

01判断及其基本特征DifferentUsesoflogic

判断及其基本特征探究与分享《笑林广记·殊禀部》载:“铺司递紧急公文,官恐其迟,拨一马骑之,其人赶马而行。人问其如此急事,何不乘马,答曰:‘六只脚走,岂不快如四只?’”这个送信人的认识错在哪里?提示:这个送信人的判断是:“六只脚比四只脚跑得快”。这个对跑得快慢的判断是错误的,这是一个不符合实际的假判断,因为跑得快慢不是由脚的多少决定的。

判断及其基本特征没有判断能力的人,往往对一件需要做的事无法开始,即使开始也无力进行。——牛顿1.使用判断的原因①我们认识事物,必然会对事物作出判定,或者肯定它们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或者否定它们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在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认识活动中,就使用了判断。(认识事物所需)②仅凭概念不能明确的表达思想,只有判断才能表达某种确定的思想。(p30前言)有时候眼睛也会骗人,“你从这幅图里看到了什么?”有人说:“蛤蟆”有人说:“马”

判断及其基本特征2.判断的含义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有所断定≠肯定)◆◆◆示例评析看到某个小镇山清水秀,小李问道:“你们有何感想?”小张说:“这里的人有环境保护意识。”小赵说:“这里没有污染环境的企业。”既没有肯定什么也没有否定什么表达了一种肯定表达了一种否定对认识对象的属性(性质或关系)有所肯定或否定。

判断及其基本特征断定的方式:一是肯定、二是否定如果既不肯定什么,又不否定什么,就不是判断(1)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既然判断是对认识对象情况的断定,判断就有与认识对象实际情况是否符合的问题。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不符合),它就是假的。(2)有真假之分3.判断的基本特征如:(1)你觉得这次考试怎么样?(2)你多高?(3)泰山啊!如:(1)我国已经迈入发达国家行列。(2)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判断及其基本特征(1)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2)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真判断,不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假判断。4.判定判断真假的检验标准(3)有断定就会有真假,判断的这两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

拓展:哲学认识论、形式逻辑和日常生活三个领域断定判断真假的标准哲学认识论“这朵花是红的”若花的属性确实是红的,即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达到了一致性,“这朵花是红的”就是真判断。形式逻辑假设“这朵花是红的”这个判断是真的,则“这朵花不是红的”就是假的。形式逻辑关注的侧重点只在于判断的形式,以及判断形式之间的关系。日常生活“现在是上午8点整”其一,这是一个判断,理由在于对当下时间有所断定;其二,这个判断究竟是真还是假,要看说话者所指的时间在什么时区等其他因素。侧重于思维的内容侧重于思维的形式侧重于具体的语境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练一练按照判断的性质进行分类,判断可以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两大类。肯定判断是断定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否定判断就是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否定判断的是()A.没有学生英语考试不及格B.英语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是不存在的C.有的学生英语考试不及格D.并非有的学生英语考试不及格C

02判断的表达与类型Logicinnarrowsenseandlogicinbroadsense

1.判断的表达形式(1)表达方式: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2)判断与语句的关系: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判断的表达与类型语句判断思想内容语言形式注意:一般来说,陈述句,反问句可以表达判断。一般来说,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不直接表达判断。(特殊情况除外。例如:你真是太漂亮了!)张某有作案动机。张某没有作案动机吗?张某有没有作案动机呢?请把书拿给我。啊,黄河!√√×××

知识拓展(2)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在不同语境里,同一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内容,而判断就是语句的思想内容,所以,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例如:他走了。——可以表示为“他离开这里了”或“他死了”这样两个判断。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语境或语句的歧义造成的。例如: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没有一个人是不会死的。人总是要死的。凡人皆有一死。难道有人不死吗?都表示同一个判断“人是要死的”。(1)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对于同一个判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语句表达形式。判断和语句的关系

判断的表达与类型探究与分享以下三个语句都试图表达判断。◆这是新学生宿舍。◆来到海边,小张尽情地呼吸着空气、阳光和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