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与雨水资源利用研究.docx

海绵城市建设与雨水资源利用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NUMPAGES1

海绵城市建设与雨水资源利用研究

TOC\o1-3\h\z\u

第一部分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与目标 2

第二部分雨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及问题 4

第三部分海绵城市建设与雨水资源利用的关系 6

第四部分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资源利用的关键技术 9

第五部分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 13

第六部分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资源利用的社会效益 15

第七部分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益 18

第八部分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资源利用的政策法规保障 22

第一部分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与目标

关键词

关键要点

【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

1.海绵城市建设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理念,旨在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和管理手段,提高城市综合排水能力,增强城市生态系统适应性,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2.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内涵是“低影响开发”和“雨水利用”,强调利用各种自然和人工手段,对雨水进行储存、净化和利用,实现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城市洪涝灾害的控制。

3.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是提高城市水环境质量,减少城市洪涝灾害,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保障城市水安全。

【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

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与目标

#一、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

海绵城市建设是指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和管理手段,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挑战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

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包括:

1.提高城市对暴雨的适应能力,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2.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水质,减少城市水污染;

3.增加城市绿地和水体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宜居性;

4.实现雨水资源的利用,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5.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三、海绵城市建设的原则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海绵城市建设应从城市整体出发,统筹规划,综合考虑城市水系、绿地、建筑、道路等各方面因素,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2.生态性原则:海绵城市建设应以生态为基础,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充分利用自然力量来解决城市的水问题;

3.渗透性原则:海绵城市建设应注重提高城市的渗透性,使雨水能够快速渗入地下,从而减少地表径流和内涝的发生;

4.蓄滞性原则:海绵城市建设应注重提高城市的蓄滞能力,在暴雨期间将多余的雨水蓄存在城市中,并通过各种方式加以利用;

5.利用性原则:海绵城市建设应注重雨水资源的利用,将雨水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加以回收和利用,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6.经济性原则:海绵城市建设应注重经济效益,充分考虑成本和收益,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成本。

#四、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技术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

1.下凹式绿地:在下凹式绿地中,雨水可以汇集并渗入地下,从而减少地表径流和内涝的发生;

2.透水性路面:透水性路面可以使雨水直接渗入地下,从而减少地表径流和内涝的发生;

3.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专门用来收集和处理雨水的绿地,可以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和内涝的发生,同时还可以净化雨水;

4.屋顶绿化:屋顶绿化可以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和内涝的发生,同时还可以改善建筑物的隔热效果,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5.地下蓄水系统:地下蓄水系统可以将多余的雨水蓄存在地下,并在需要时将其释放出来加以利用;

6.雨水回收利用系统: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可以将雨水收集起来,并经过处理后加以利用,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第二部分雨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及问题

关键词

关键要点

【雨水资源利用的现状】:

1.雨水资源利用现状:雨水资源在中国的利用程度较低,全国平均利用率仅为10%左右。雨水利用类型主要包括:城市雨水利用、农村雨水利用、工业雨水利用、农业雨水利用、生态雨水利用等。

2.城市雨水利用现状:城市雨水利用主要集中在城市绿化、景观用水、道路冲洗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市雨水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3.农村雨水利用现状:农村雨水利用主要包括:农田灌溉、畜牧用水、生活用水、生活生产用水等。近年来,随着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农村雨水利用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雨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雨水资源利用现状

1.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我国雨水收集利用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雨水收集利用技术体系,包括雨水收集、

文档评论(0)

永兴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知识,共同成长!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