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一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教案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docx

10.1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一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教案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勿忘国耻+众志成城

课题

勿忘国耻+众志成城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探究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的悲惨境遇;

道德修养:了解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的基本史实,认识到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不屈精神和坚定信念。

法治观念:了解南京大屠杀,感受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黑暗悲惨境遇。

健全人格:描述赵登禹、杨靖宇、八女投江等抗日英烈的感人事迹,感受到他们为国捐躯的精神。

责任意识:树立远大报国的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重点

通过阅读了解日军屠虐骨肉同胞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的心声。

难点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松花江上:九一八事变后,有一首歌曲《松花江上》广为流传,我们一起听听这首歌,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这首歌创作于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风靡中华大地。

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的14年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中国大地。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灾难。

二、新知讲解

活动一:九一八事变

根据视频内容,为什么每年九月十八日,各地都会拉响防空警报?

大家知道新闻里的背景是什么吗?

从“残历碑”的建筑细节中,你能发现哪些历史的记忆?

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进攻北大营,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

合作探究:请根据课前小组合作,各组代表展示搜集到的“日军在东北的暴行”相关资料,拍照上传并介绍。

日本731细菌部队对中国无辜百姓肉体上摧残

日本侵略者的奴化教育

思考:九一八事变,究竟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怎样的记忆

阅读资料,请你计算下,抗日战争总共持续多少年?

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这是抗日战争的开端。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抗战。1945年日本向中国递交投降书。

活动二: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每分钟就要有5名同胞失去生命,每12秒就会有一名同胞被他们残忍杀害!

一个17岁的男孩讲了这样一件事。(上月)14日大约有一万名年龄在15——30岁的中国人被带出南京城到靠近轮渡码头的长江边,在那里日本人用野战炮、手榴弹和机关枪向他们开火,大部分尸体被抛进了江里,有一些被堆起来焚烧,而有三个人侥幸地逃脱了。

——《罗伯特威尔逊日记》(1938年1月3日)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和平宣言(节选)冯亦同

活动三:全民族抗战

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具有爱国精神的全体中华儿女汇聚成气势磅礴的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

卢沟桥上的抵抗

在位于北京卢沟桥旁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厅里,有一座名为“铜墙铁壁”的雕塑,你能解读出它表达的内容吗?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谈一谈:中国军队面对敌人的进攻时,展现了怎样的英雄气概?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活动四:抗日英烈

在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抵御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战争中,一大批优秀的抗日将士用生命和热血展现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吉鸿昌、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英勇悲壮的感人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

抗日英雄: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吉鸿昌佟麟阁张自忠

请你收集抗日英烈们的事迹,在“抗日英烈故事会”上与同学们分享。

1938年10月的一天夜里,东北抗联第五军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等八名女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转移,主动吸引敌人火力,英勇抗击,在弹尽被围的情况下,她们宁死不屈,毅然集体投江,壮烈殉国。她们牺牲时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的只有13岁。她们的壮举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为纪念八位女烈士,1988年八女投江纪念群雕在牡丹江畔落成。

抗日英雄赵登禹是第二十九军将领。在喜峰口战役中,他率部与敌军展开肉搏战。他用大刀砍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砍出了中华民族的骨气。在镇守北平南苑的战役中,他虽身负重伤,但仍指挥作战,不幸壮烈殉国。临终时他说:“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赵登禹的遗骸被葬于卢沟桥畔。北京有一段路被命名为

文档评论(0)

139****19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