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潢川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B)试题 【带答案】.docx

信阳市潢川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B)试题 【带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年1月学业水平测试

七年级语文(B)

卷首寄语:请同学们认真作答、规范书写、保持卷面整洁。卷面书写潦草或不整洁扣5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宛转(zhuǎn)匿笑(nì)灼人(zhuó)淫慢(yín)

B.高邈(miǎo)盔甲(kuī)鄙薄(bì)企盼(qǐ)

C.镶上(xiānɡ)仿膳(shàn)不堪(kān)星宿(sù)

D.干涸(ɡù)琢磨(zuó)栅栏(zhà)怪诞(dàn)

【答案】A

【解析】

【详解】B.鄙薄——bǐ;

C.星宿——xiù;

D.干涸——hé,琢磨——zhuó;

故选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空灵甘露绿苹情不自禁

B朗润伫蓄地毧呼朋引伴

C.写照腐朽匹夫赅人听闻

D.冷清硬朗庇护不求甚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绿苹——绿萍;

B.伫蓄——贮蓄,地毧——地毯;

C.赅人听闻——骇人听闻;

故选D。

3.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七年级上册的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天地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感受风云变幻;又可以走进自然,(1)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享受温暖盛宴;更可以了解社会,(2)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示例:(1)观赏世间美景②.(2)品味人世百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和衔接。解答时,可根据前面例句的结构和句式特点,结合前文提示进行仿写。示例1:聆听鸟语风声;示例2:探察人生风情。

4.古诗文默写。

(1)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景象,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李白用“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表达对朋友的担忧与挂念之情。

【答案】①.百草丰茂②.秋风萧瑟③.行舟绿水前④.潮平两岸阔⑤.枯藤老树昏鸦⑥.小桥流水人家⑦.何当共剪西窗烛⑧.随君直到夜郎西

【解析】

【详解】注意“茂”“萧瑟”“藤”“郎”等易错字词。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5分)

5.有人评价《朝花夕拾》“一方面以儿童的视角追忆往昔,一方面又以成人的眼光审视过去”。请从下面两篇文章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①《五猖会》②《狗·猫·鼠》

【答案】①示例:一方面以儿童的视角写“我”儿时盼望观看五猖会的急切与兴奋,以及被父亲强迫背书时的失落和苦恼;另一方面又以成人的眼光加以审视,批判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抑和摧残。②示例:一方面以儿童的视角追忆童年时期“我”的小隐鼠遭受摧残的经历,交代了“我”讨厌猫的原因;另一方面又以成人的眼光加以审视,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对当权者的讽刺和憎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知识。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

在这本书中,多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事情。

根据题目要求,分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分别解读这两部作品可知:

示例:《五猖会》中以儿童的视角讲述作者想要去看五猖会,结果被父亲要求背书,而感觉到的难受;但是同时从成人视角,又看到了对于当时封建家长制的一种批判,全家的人都需要在这样的家长的威严之下生活,父亲说让作者背书,其他的人

文档评论(0)

130****2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