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内蒙古阿拉善盟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pdf

2023年内蒙古阿拉善盟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年内蒙古阿拉善盟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座位号等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请认真核

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包括1~7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地处赣皖交界的瑶里古建筑群蕴含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意味,带有浓郁的徽派风格:白墙灰瓦马头墙,绿

水青山碧蓝天,建筑之美与自然之景相互映衬。观之心旷神怡。

瑶里的木雕让人印象格外深刻。瑶里山林繁茂,盛产木材。瑶里人将徽派木雕艺术演绎出新的高度。最具

代表性的是一幢名为“狮冈胜览”的徽派合院式民居——院内的梁柱、窗楣……无不镶有精美繁复的木

雕,题材多取自古代名著、神话传说等,多层镂空,画面立体分明,场景人物惟妙惟肖。彷徨其间,宛如

置身于一座木雕艺术馆,又仿佛坐在戏台下,眼前似乎就在上演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故事。

瑶里古建筑的布局也别出心栽。下游的房子比邻幢上游的房子靠里,让出小块土地,一是为了弘扬谦让文

化,房子往里让三分,凡事也都要让三分;二是为了表达美好寓意,希望从这里走出去的人,“路”会越

走越宽。

1.文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郁(yù)B.幢(zhuàng)

C.镶(xiāng)D.镂(lóu)

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蕴含B.演绎

C.惟妙惟肖D.别出心栽

3.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映衬B.心旷神怡

C.彷徨D.耳熟能详

【答案】1.D2.D3.C

【解析】

【1题详解】

考查字音的识记。

D.镂空:lòukōng,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镂”不读lóu。

故选D。

【2题详解】

考查字形的识记。

D.别出心裁: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

同。“裁”不能写作“栽”。

114

/

故选D。

【3题详解】

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A.映衬:映照、衬托的意思。用来描写“建筑之美与自然之景”相互衬托,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心旷神怡:心情愉快,精神舒畅。用来写人的愉悦心情,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彷徨:徘徊不前的样子,比喻犹疑不决。与语境不符,可改为“畅游”等;

D.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C。

4.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穿紫河,是一条奔流千年的古运河。在祖辈眼里,它是金色的,渔民在河道里捕捞着鱼虾;在父辈眼里,

它是银色的,每一桨都泛着银白的月色。运河的粼粼波光,诉说着曾经的沧桑。如今,河道两岸,麻石

路、吊脚楼、风雨桥呈现眼前,汉剧高腔、常德丝弦、澧州花鼓萦绕耳畔,糖油粑、桂花糕、芝麻糖留香

唇齿……,诉说着人们幸福美好的生活。

A.这些具有传统风情的景、味、曲

B.这些具有传统风情的景、曲、味

C.这些具有传统风情的色、景、曲、味

D.这些具有传统风情的色、曲、味、景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语句的补写。“在祖辈眼里,它是金色的,渔民在河道里捕捞着鱼虾;在父辈眼里,它是银

色的,每一桨都泛着银白的月色。运河的粼粼波光,诉说着曾经的沧桑”描绘穿紫河的景色;“汉剧高

腔、常德丝弦、澧州花鼓萦绕耳畔”写“曲”;“糖油粑、桂花糕、芝麻糖留香唇齿”写“滋味”。据

此,空缺处填写的语句应该是“这些具有传统风情的景、曲、味”,这与前面叙写的内容相对应。故选

B。

5.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C.烽火,古时是指边防报警的烟火,“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用来借指战事。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君与家君期日中”的“家君”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

A.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不是“南宋文学家”。

故选A。

6.默写(请用正楷字书写)

文档评论(0)

xiangshang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高新区向上信息技术咨询中心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101MA7B8T2M5C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