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许衡的哲学思想.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元代许衡的哲学思想

元代许衡的哲学思想

段文明

许衡,字仲平,号鲁斋,河南沁阳人。生于1209年,卒于1281年。其著述有《许文正公遗书》、《许鲁斋集》。34岁时,许衡从姚枢那里得到《伊川易传》、《四书集注》、《小学》、《或问》、《大学章句》,此后终生致力于研习程朱理学。在元代的理学家当中,许衡、刘因、吴澄占有重要地位,三个之中,就对社会、对入主中原的蒙古族统治者的影响来说,又以许衡为最。

许衡为理学在北方的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元代蒙汉思想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进而促进了蒙古封建化的进程。延佑年间,朱熹的《四书集注》被定为科场程式,与他在北方传播朱子学有很大关系,史称许衡是“元之所以籍以立国者也”⒈。他不仅是有影响的理学家、著名的教育家,而且博学多才,“凡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历、兵刑、食货、水利之类,无所不讲,而慨然以道为已任”⒉。许衡不遗余力地潜思冥索程朱理学,为的是使由尧舜至孔孟,孔孟至二程的道统不被中断,并以此来影响入主中原的蒙古统治者。他积极用世、热心事功,以程朱理学教化各族子弟,他的许多弟子“致位卿相,为一代名臣”⒊。中统元年,他

1

被忽必烈召至京师,中统二年,拜太子太保,力辞不任,改任国子祭酒,编《历代帝王嘉言善政录》。后受命议事中书省。至元6年,与刘秉忠等议定朝廷官制、朝仪。翌年,被拜为中书左丞。至元8年,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执掌全国教育事宜,并亲自任教。许衡仕元为官,受到当时一些人的非议与讥讽,“公一聘即起,无乃速乎,衡曰:不如此,则道不行……不如此,则道不尊”⒋。从许衡一生的政治活动来看,他积极用世的确并非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实践自己的“践履”于时,以儒术改造社会的政治主张。从政是为了保存、发展中原的封建文化。在他受命议事中书省时,上疏《时务五事》,对忽必烈提出了“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国家之当行汉法无疑也”⒌。并对忽必烈详细进讲了朱熹的为君之道的思想,正因为许衡采用了“践履”于时的传道途径,所以其哲学思想在元初对社会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导致了他的富有时代特色的哲学思想。下面试就其哲学思想分析如下:

一、心性思想

尊崇朱子学的许衡,为了使理学得到更广泛的普及,虽然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但采用了陆学直识本心的“简易”方法。他和会了朱熹的“穷理以明心”与陆象山的“明心以穷理”。许衡同意朱熹格物致知的见解,他在《大学直解》中说,“致知格物,格字解做至字,物是事物。若要推及本心的

2

知识,又在穷究天下事物之理,直到那至极处,不可有一些不到,所以说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人于天下之理。既能穷究到至极处,然后本心的知识,无一些不致于天下之物”方面,他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在大学尽矣”。但在如何“穷理所谓格物致知也,是知到十分善处也。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在大学所谓心正是也,行到十分善处也”⒍。为了正心诚意,须“尽心知性”,从自己身上去体察,去求人之良知善端,达到知自性。为求万物之理,首先应当明白“心是人之神明,人之一心虽不过方寸,然其本体至虚至灵”,因此“穷理”须反观自心以“正心”,“正心”即修身。求之于已,便可得到“天理”。所以说,“孔子道修身在心,能正心便能修身。……那诚意格物致知,都从这上头做根脚来”⒎。许衡又进一步说明,天理在心中,心即是理,人们心性的不同是“尽心”程度不同所造成的。“人与天地同,是甚底同。人不过六尸之躯,其大处同处,指心。谓心与天地一般……天赋以德性,虚灵不昧,人皆有之。所以物我皆得,求之即与之,所得深浅厚薄在人,而其始本同是一理也”⒏,故而“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⒐。人们只要坚持不懈,虽是“至愚的夫妇”,其内在的“自然之良知”也能够得到发展和扩大。许衡的“穷理”论,和会了朱陆,使元理学减少了空疏,增加了“笃实”。其知行并论,提倡积极主动地进行心性修养,自我完善,此说成为后

3

来王学知行合一论的先声。许衡承袭朱熹关于人的气质的清浊美恶说,认为人“所禀之气,有清者,有浊者、有美者、有恶者,得其清者则为智,得其浊者则为愚,得其美者则为贤,得其恶者则为不肖,若得全清全美则大智大贤”,正因为人世间大多数人均程度不同地存在浊与愚,所以“圣人设教”以至善至美教化芸芸众生,以达到“人有义,虽处于贫贱富贵,各行乎当行之事”⒑。这既是许衡所持的人性相同,气不相同的观点。

二、变化气质

许衡潜心研习朱熹修身正心学说后,总结出一套理学修身的正心诚意之道。他将人的心体动静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并明确说明不同阶段应该如何恪守天理,去除人欲。

心体未发临事之前,应当持敬。此时要“身心收敛,气不粗暴”⑾,警惕非分的人欲产生不义。“而敬身之目,其则有四:心术、威仪、衣服、饮食”⑿,与此四目有度,便能心平气和,

文档评论(0)

134****5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21233020001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