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返实验设计电子讲义.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残疾儿童行为矫正

残疾儿童行为矫正

倒返实验设计

一、行为改变技术的三个阶段

为了便于理解同时又避免重复,有必要在介绍各种具体的设计模式之前,将行为改变技术实验方案中具有共性的三个基本阶段预先作一说明。

行为改变方案的实施大体可以分成基线期、处理期及追踪期三个基本阶段来进行(如图,1-15),其实验程序的设计应力求做到:(1)有利于训练者了解和比较目标行为在实施处理策略前、后的变化情况;(2)目标行为经过处理后,能遵循训练者假设(终点行为)的方向发生变化。三个基本阶段正是基于此而设计的,因此三个基本阶段也可理解成是三个不同的设计程序。

图1-15行为改变技术实验的三个时期(自伤行为的改变)

(一)基线期

在行为处理策略正式展开之前,应通过观察、记录来收集受训练者的目标行为资料,通过收集到的数据来评量受训练者的目标行为表现情况,这一阶段称为基线期,一般可持续一周左右,多数是在2-5天之间。

训练者在决定使用行为处理策略或辅导措施之前,先要客观、系统地观察、记录和测量受训练者目标行为的真实情况,并以此建立一项行为基线。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有两点。

能直接认识和了解目标行为的真相,为进一步采用行为处理策略和制订行为改变方案提供参考。

可以确定目标行为的现状,以便在行为改变程序结束后,对行为改变的效果进行评估时,作为比较的依据。

例如,要消除一位儿童在课堂上随便说话的不良习惯,养成安静听课的好习惯,那么在目标行为尚未得到处理之前,就要选择某段时间来观察、记录和测量其在上课时随便说话的

次数或持续的时间,并借助获得的次数资料或时间资料建立一项行为基线。

(二)处理期

运用行为处理策略或其他辅导措施针对受训练者的目标行为实施处理的整个阶段,称为处理期,通常应持续2~4周或更长的时间。

在整个处理期中,一种最理想的可能是,目标行为顺利地朝着终点行为的方向如期发生改变,并很快达到终点行为的目标,这是我们所期望的、最完美结局。另一种可能则是,随着行为处理的介入,目标行为并不因此而改变;或虽有改变,但有波动或反复。这就要求训练者要善于审时度势,适当调整或更改处理策略,直至处理获得成功为止。不管出现何种可能,在行为处理的整个阶段,训练者自始至终都必须持续、精确、直接地做好有关目标行为的观察记录工作,确保全面、客观地显示实验结果。可以说,处理期是行为改变程序中最具实质意义的阶段。

例如,处理上述儿童在课堂上随便说话的行为,经研究拟定了以积分、表扬等策略来强

化其上课时安静听课的行为,那么这样的措施是否奏效,得依赖于处理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的结果来评估。

(三)追踪期

当终点行为的标准已达到并将处理策略停止后,仍需继续保持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以验证行为处理的效果能否在自然情境中保持稳定,这一阶段为追踪期,通常应坚持1~2周或更长的时间,有些甚至是1-2年。

为了检验行为处理的长期效应,在终点行为已经实现或接近实现时,应逐渐取消或改变实验处理措施,以使受训练者的终点行为能在较为自然的情境中稳定的表现。但对受训练者的行为变化仍要继续维持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这实际上是一种追踪性的研究。如果观察及记录的结果显示,行为处理的长期效果是稳定的,就可可以结束行为改变的方案;如果观察及记录的结果表明,受训练者的原有的问题行为又死灰复燃,则应考虑继续追加实验处理,直至最后成功为止。

例如,对上述在课堂上随便说话的儿童,在撤销了一切处理策略之后,其安静听课的行为是否保持,应进行跟踪观察和记录,为下一步是否继续处理提供参考。

二、倒返实验设计

倒返实验设计也称A—B—A—B设计,或还原一复制设计。它是应用行为分析法实验设计中最基本、最常用的设计模式。

(一)倒返设计的基本类型

第2页共7页

1.A-B设计

A-B设计是行为改变技术实验设计中使用的最简单的设计类型,它只有两个阶段,即基线期和处理期。A:基线期,B:处理期。图1—4、图1-10、图1-11(b)和图1—12所示的就是A-B设计。使用A-B设计的方法,我们可以对基线期和处理期进行比较,确定行为是否在处理前后按照预计的方式改变了。然而,A-B设计并不能证明相互作用关系,因为处理只施行了一次。因此,A-B设计并不是真正的研究设计,它并没有排除可能引起行为变化的外来无关因素。例如,在图1—4中,虽然在施行了竞争反应处理之后咬嘴的行为减少了,但是有可能在施行处理的同时发生了一些其它的事件(外来无关变量)。在这种情况下,咬嘴行为的减少可能是由于其它事件的作用,也可能是其它事件和处理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这个人可能观看了一个关于控制紧张习惯的电视节目,并且从中学到了如何控制她的咬嘴习惯。因为A-B设计并不排除其它的原因,所

文档评论(0)

mph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谭台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CY11Y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