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传统村落砖雕墙门的形态类型探析_陈晨.pdf

南京传统村落砖雕墙门的形态类型探析_陈晨.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京传统村落砖雕墙门的形态类型探析

陈晨(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69)

[摘要]从建筑类型学研究方法入手,探索南京典型传统村落——漆桥村、杨柳村历史建筑中,砖雕墙门的地域特色及背景成因,并

以此为切入点,尝试为协调南京乡村新老建筑风貌,提供可操作且理性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南京地区;传统村落;砖雕墙门;形态类型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675(2015)05-0216-03

大门满足人出入之需,而传统建筑之门又以其规

模、形制、色彩、装饰等,标示家族经济地位与文化

价值取向,正所谓“三分造宅,七分建门”。在传统

村落中,由于乡村经济水平、价值取向同城镇有别,

因此,其建筑墙门在形制、结构、装饰等方面更具质

朴、粗放、趋吉向善的民间特质。

本文拟采用“从地区中寻找原型的新地域主义的

建筑类型学”[1]研究方法,探索中国传统村落——南

京江宁区杨柳村与高淳区漆桥村,其墙门形态特征、

结构关系与组合方式等区间差异及其背景成因。

一、墙门形态特征的分析与比较

从杨柳村与漆桥村的历史建筑中,择取二十六座

砖雕墙门,经考察可以发现,“凡头上施数重砖砌之枋,表1漆桥村墙门各部位形态归类(注:括弧部分为该类型墙门部位

中有时不存在的构件,其未成为该类型繁简情况的决定性因素。)

或加牌科等装饰,上复以屋面,而其高度超出两旁之

塞口墙者”[2]的门楼,并不多见。另如门前可停留避

雨,门屋前后皆留空间,并结合山墙而设的屋宇式门

楼,在这两个传统村落也未有遗留。而在墙上开设洞

口,并围绕门口贴墙做一些装饰性构造的贴墙式大门,

却位列众多(图1)。

1.三部位形态类型归纳

砖雕墙门由最上方的檐部、下部的门洞及附属构

件,以及衔接二者的中部结构组成。在建筑等级制度

与财不外露的风水观念制约下,一进墙门、二进仪门

与内宅墙门在结构与装饰手法方面呈现繁简之别。在

此,根据形态组合的复杂度,拟将被考察的十五座漆

桥村墙门,与十一座杨柳村墙门的三部位形态,整体

表2杨柳村墙门各部位形态归类

划分为由繁至简的三大类型,并分别以Ⅰ类、Ⅱ类、

Ⅲ类标示。分类详情见表1、表2。2.三部位组合关系分析

收稿日期:2015-06-20

作者简介:陈晨(1982-),女,江苏扬州人,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①参考吴云杰、申晓辉著:《明清徽州建筑门楼形制的类型学研究》,《福建建筑》2013年第4期。

216南京传统村落砖雕墙门的形态类型探析

图2徽州砖雕墙门(左)漆桥村砖雕墙门(右)

图1杨柳村墙门(贴墙式)

区位环境、价值观念以及文化交流情况相关。

通过实地调研漆桥村、杨柳村砖雕墙门三部位组漆桥村隶属南京最南部镇界,其西与安徽宣城、

合关系,结合上述墙门三部位形态类型来看,漆桥村芜湖接壤。西低东高的地形特质,一方面导致其与东

墙门檐部近半为:脊条+(椽头)+三飞砖+(定盘北方位的江宁交往不便,以致延续了中古吴音而与江

枋)+(牌科)的Ⅱ类结构关系,中部亦半数为:托淮官话有别;另一方面,避开地形的阻隔,借由村中

混+上枋+(字牌)+(下枋)的Ⅱ类。檐部与中部南陵河、西南翼官溪河以及水阳江、中江等水系,实

的结合也多为Ⅱ类+Ⅱ类、Ⅰ类+Ⅰ类或Ⅲ类+Ⅰ现了苏南与皖南的牵系,漆桥村所在高淳地区因而成

类。而杨柳村墙门檐部则大半为脊条+(三飞砖)的为苏皖商户往来的必经之地。于是,明中期以后,徽

Ⅲ类结构关系,而中部又呈现上枋+束腰+下枋+

文档评论(0)

133****33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