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育心得体会—教育更应注重人格的培养(推荐5篇)
第一篇:教育心得体会—教育更应注重人格的培养
教育更应注重人格的培养
最近拜读了刘再复和刘剑梅父女两写的《教育论语》一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感觉受益匪浅,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父女两对教育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刘剑梅认为“教书就是只管传授知识、讲解经典;教人则必须培育学生具有完整的现代人格”;刘再复也认为“教育的本质应当培育高生命质量的现代人格,或者说具有全面优秀人性的完整的现代人格”。教育更应注重人格的培养,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人格教育应该重于知识教育,如果不注意人格的培养,有一天我们可能就会发现,我们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学生,甚至是大学生、研究生,竟然是人格不健全的人。而人格不健全的人是什么可怕的事都有可能干出来的,就像以前的马加爵、刘海洋事件。人格是人的基本,没有了人格,再多的教育也白费,拥有再多的知识又有何用。人格教育非常重要,可以纠正学生不良的心理,有利于学生按照良性的正常轨道生活、成长。在青少年期间,人格教育极为重要,如果不注重人格教育和培养,将有可能使其一生埋下危险的隐患。学生到学校学习,在那里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健全的人格。所以,学校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人格的熔炉。人格教育的成果,直接决定了人们是用知识创造美还是制造恶,人格的完善与否,影响了个人、社会,乃至整个人类是走向文明还是走向毁灭。蔡元培先生也曾说教育乃养成国民人格之事业,一个国家拥有健全人格的国民,是什么风雨也吹不垮的,甚至还能为全人类谋幸福。相反,一个人或一个民族品质恶劣就会给周边的人和民族带去灾难,日本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知识对于人格健全的人,就犹如锦上添花,美不胜收;知识对于人格不健全的人,犹如强盗手持火把,徒增危害而已!健全的人格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积累,促进人格和知识的良性循环。一个心地纯真,用心一致的人,学习起来就自然事半功倍。试想,一个心思混乱,思想恶劣的人又怎么会有学习的心境和动力呢?健全人格一旦形成,人们就会养成主动学习,热爱学习的习惯。
我国教育向来主张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可见,教育把德放在了首位。不可否认,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如饥如渴,但我们应该知道,一个没知识而有道德的人至多成为社会的废品,一个没道德有知识的人却可能成为社会的危险品。对学生和家长来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永远是重要的,但是,无论知识和技能多么重要,它从来就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教师的使命,除了传递知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让学生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只有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协调发展,才能使学生有文化知识,有能力,有健全的人格。我们通常在教育学生,要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学习,学会优生中,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关心社会。素质教育就是要围绕着一个人来做,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教育学生最终要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去做,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二篇:大学教育更应注重培养人文精神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讨论的辩题是大学教育更应注重培养人文精神还是科学精神,首先十分感谢对方辩友精彩的有陈词,下面请允许我为我方辩题破题立论:
首先我们来明确两个概念,何谓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具体来说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和宽容精神等几方面,简单的说就是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而人文精神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其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我们都知道,大学是一个自由自主的学习场所,大学教育旨在提高社会的知识氛围,提高人际交流的质量,提升自我的内在修养,并深入的追求探索知识,我们承认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大学教育中都很重要,但是我方认为大学教育更应注重培养人文精神,理由如下:
第一,人文精神要求我们先学会做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说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尊重人的价值。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先学会做人,做人是立足于做事之前的。而大学是人们脱离学堂走进社会的“学前班”,在大学里,我们要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要主动的去思考,去探索,去判断价值,促使人进步、发展和完善。同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学会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融入社会大家庭这个集体中。这就使得大学教育更应注重培养人的人文精神,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快的适应这个社会,更好的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
第二,就两者受教育程度而言,我国大多数中小学都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我国的12年素质教育只是期待中的教育,努力中的教育方式,结合当今教育现状,我国还是处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中,大多数中小学都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是我国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