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中和谐的造物思想-文档资料.pdf

《考工记》中和谐的造物思想-文档资料.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工记》中和谐的造物思想

《考工记》是对先秦时期许多重大科学成就的记录、总结。

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内容涉及先秦时代的制

车、兵器、礼器、钟馨、练染、建筑、水利等手工业技术,还涉

及天文、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考工记》在总结前人生产经验的基础

上和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先进的设计理论,在我国的工艺美术史上

占有重要地位。如浓厚的地域色彩、设计分工与规范、鲜明的官

书特征、五行之说、尚“六”意识、遵“礼”定制、“和合”思

想等等。

1《考工记》中的“和谐”造物思想

“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

“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

乐。”《荀子?乐论》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万物谐化,

序,故群物皆别。……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

矣。”《乐记?乐论》

以上贯穿于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

我为一”的道家思想与“礼乐相济”的儒家思想,其核心内容及

终极指向皆为“和谐”:即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

相辅相成,和谐共生。

《考工记》蕴含“和谐”的造物思想不仅表现在造物的总原

则上,也落实到了具体的工艺规程和器物的象征意义上。开篇即

提出了器物制造的总体标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

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

不得地气也。”这段述文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技术传统中一个深刻

的造物原则或价值标准。其关键在于“和”,“天时”、“地

气”、“材美”、“工巧”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它们是一个有机

的系统,强调工艺创造不是纯主观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必须首

先合乎“天时”、“地气”,做到遵循、顺应,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的客观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时制

宜、因地制宜、因材制宜,最终实现“天工”与“人工”的水乳

交融,从而体现出和谐、天人合一、的理想审美境界以及人与自

然亲近友好、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这是一个“天时、地气、材

美、工巧”的和谐工艺思想,是一种极为深刻的工艺造物理论。

它将天、地、材、人诸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手工

业生产的综合要素思想体系,是对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之精髓的扼

要表述。这种造物思想的提出,不仅成为当时工艺设计和制作的

原则,同时也成为中国最早的系统工艺设计思想、造物思想。这

种造物观的核心,就是从综合的、整体的观点去看待工艺品的设

计,把人所创造的各种工艺品看作是整个自然这个大系统的产

物。这种哲学观产生了中国古代独特的设计思想、造物观。《考

工记》主张人与自然的沟通融合,这正是“天人合一”的和谐造

物思想的初衷所在;强调工艺制作要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并认为

自然规律制约、影响着工艺制品的优劣。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

能工巧匠就认识到,器物的生产不是孤立的人的行为,而是自然

界这个大系统各方面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1.1“天时”、“地气”造物思想

所谓“天时”、“地气”,是来自大自然方面客观因素的制

约;而“材美”、“工巧”,则是来自主体方面主观因素的作用。

这两方面因素的决定性作用直接体现在器物制作过程中。

《考工记》认为天时气候、地理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器物的质

量。何谓“天时”?《考工记》指出:“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

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石有时以泐,水有时以凝,有时以泽,

此天时也。”即说,天有时助万物生长,有时使万物凋零;草木

有时欣欣向荣,有时枯萎败落;石有时顺其脉理而解裂;水有时

凝固,有时化为雨露,这些都是天时。这里清楚地表明了对不依

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的认识。何谓“地气”?《考工记》

指出:“橘逾淮而北为枳,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此地气然也。

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

气然也。”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地气”包括地理、地质、生

态环境等多种客观因素。地理环境不同会影响动、植物的变异、

生存。各地矿物成分不尽相同,水所含的微量元素有别,皆会造

成金属制品的组织等的差异。这也正是造成精良的郑之刀、宋之

斤、鲁之削、吴粤之剑的内在原因。

1.2《考工记》“工巧”、“材美”造物思想

在顺应“天时”、“地气”,也即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