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视域下的通识教育目标构建及课程实践.ppt

“联系”视域下的通识教育目标构建及课程实践.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联系”视域下的通识教育目标构建及课程实践;;;01;;“联系”理念在通识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科之间的联系:通识教育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应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叉,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

知识与实践的联系:通识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方式,将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与社会的联系:通识教育还应关注知识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将课程内容与现实社会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现象、理解社会问题,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通识教育目标构建的必要性在于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有广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和较强的综合能力。通过“联系”理念的指导,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通识教育目标构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通识教育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还能够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通过“联系”理念的指导,可以促进学科交叉和学术交流,推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02;;;;03;;跨学科的通识课程设计;在课程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其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04;;;总结词;05;;;;THANK

文档评论(0)

158****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达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