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3分)
1、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星星脱离轨道,就会陨落。
②其他人轻蔑地看着这十五名妇女,讪笑着。
③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那也是tu?手可得。
④到徐州见着父亲,看着满院狼j的东西……
2、修改病句。(可用修改符号直接改)(2分)
①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
学习雷锋呢?
②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命运前途
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3、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句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句。(2分)
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记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忘记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
仿写:
4、你知道《水浒传》中鲁提辖在解救金氏父女之后又在野猪林
解救谁吗?你还能概括一个与解救人有关的故事情节的名称吗?请填
空。
被解救的人,故事情节名称(2分)
5、有一位年轻的文化用品公司推销员走进二十中学校长室,见五
六个人坐在沙发上讨论工作,就说“打扰,请问谁是学校的头儿?”
你觉得推销员说的话怎样?请稍作评价。(3分)
6、父母师长教给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请你写出一句你最喜欢
的为人处世的格言或俗语。(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7——13题。(18分)
那年冬天,祖母死,父亲的差使也交卸,正是祸不单行的日
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在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
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父亲说:“事
己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亏空;又借钱办丧事。这些日子,家中
光景是惨淡,一半为丧事,一半为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
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
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
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
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
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他踌躇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
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①典质——
②勾留——
8、文中为什么要写“祖母去世,父亲失?”(3分)
9、“……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是否表明
作者认为父亲完全没必要亲自送已长大成人的儿子?(3分)
10、“说定”改为“说好”或“说过”好不好?为什么?(3分)
11、“熟识”“再三”“甚是仔细”这几个词语的表达作用是什
么?(3分)
12、“再三”和“仔细”表达的意思是否重复?为什么?(2分)
13、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这“不要紧”指什么而
言?“不好”指什么?(2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17题(12分)
(一)他们来到河边,星光底下,看见河面不过半里来宽,隔河有几
点火光,像是村落。班长毫不迟疑,第一个鞭着马走下河去,其余的
骑兵也跟下去。夜不十分冷,河水没冻,可是很急,而且越来越深,
最后都没到马肚子。
(二)第二天,包头的百姓纷纷传说八路军有一团人来攻城,差一点
把城攻破。城里驻兵大半调到雁北“扫荡”去,竟以为八路军转到
外线,要捣毁他们的老巢,吓得急忙退回包头,“扫荡”就只好停止
。一天以后,那班骑兵也平平安安地转回根据地,寻到大队。
14、加横线句子表现骑兵们的什么精神?(3分)
15、加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16、《铁骑兵》结尾部分看似一个“巧合”,打乱敌人部署,
“扫荡”停止这个胜利的取得似乎非常侥幸,对这一结局的写法你是
怎样看的?试作扼要分析。(3分)
17、(二)段中加点的`“传说”一词的表达作用是什么?(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