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雷英雄杜富国同志英雄事迹5篇.docx

排雷英雄杜富国同志英雄事迹5篇.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排雷英雄杜富国同志英雄事迹5篇

杜富国随队参与排雷作业时,危险时刻冲锋在前,为爱护战友身受重伤,失去双眼和双手。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排雷英雄杜富国同志英雄事迹,盼望大家喜爱!

排雷英雄杜富国同志英雄事迹篇1

当主持人问道:“假如再给你一次机会的话,你还会选择扫雷大队吗?”杜富国坚决地回答:“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哪怕一千次一万次,我信任我都会一如既往地去选择扫雷。由于我也是一名军人,我做了一名扫雷兵,做了一名战士应尽的职责。”

面对生死攸关的雷场,杜富国说:“怕死就不来当兵了,和平年月,雷场就是战场,人民战士决不能后退半步。”他将自己的微信名改为“雷神”,名改为“制服死亡地带”。受伤后,杜富国说:“我会为自己加油,努力成为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他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每天努力进行康复训练,向命运发起挑战。

“我的父亲是一名党员,我跟随父亲的脚步,现在也是一名党员。参军入伍、边疆扫雷、保卫人民、报效国家,这是一个很光荣的任务,我从不懊悔,家人也从未懊悔。”英雄的内心世界里,永久是担当使命的家国情怀。

他来自拥军情怀深厚的家庭

5月22日,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杜富国的父亲杜俊正坐在老家院坝里休息。初夏的阳光普照大地,空气中飘散着饲料发酵的气味,一切安静如常。杜俊站在院坝里,不时地望一望杜富国的房间。

1991年,杜富国诞生在这个有着深厚拥军爱国情怀的家庭。杜俊讲了一个杜家人人都知道的故事:琊川镇开展剿匪斗争时,有两名解放军战士走散了,被恶霸抓住关了起来,命令杜富国的太爷爷看管好。一天夜里,太爷爷想方法放走了两名解放军战士,并制造了自行逃走的假现场。从那时起,一份军人情结开头在杜家生根发芽……

杜俊年轻的时候曾渴望成为一名军人,却因种种缘由未能如愿。杜俊有四个子女,分别叫富国、富佳、富民、富强,浓浓的家国情怀。杜俊说,他盼望四个子女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个人,不管是对家庭还是对社会,都要有责任心。”“无论做什么事,你都要专心去做,而不只是用手和脚。”从小,杜富国就听着父亲讲做人的道理。

杜俊是这么教育子女的,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太平村村监委主任夏世国说,杜俊一家人勤劳才智、擅长经营,不仅让自己家的经济条件好起来,还常常出钱出物关心村里的贫困群众,义务为村里做了很多好事。“从打车塘到牛南丘的通组路是杜俊出资修建的,村里的人畜饮水工程也是杜俊垫钱修的。”夏世国感慨地说,“富国走上参军路,和他父辈的影响分不开。”

杜俊还记得,那年刚参军不久的杜富国回家休假,杜俊发觉,儿子言谈举止像变了个人,已俨然具备一名军人的风范。还在上学的四弟杜富强围着身穿军装的大哥转了几圈,艳羡不已。趁哥哥不备,富强偷偷将那又长又大的军装套在身上,向村里的小伙伴炫耀。“富国心疼得不行,生怕自己的军装被弄脏,命令弟弟脱下来,然后认真洗了一遍。富强气呼呼地说,‘我长大了也当兵,不穿你的就是!’”回忆起往事,杜俊布满欢乐。

后来,杜富强真的跟随哥哥的脚步,成为了一名军人,如今驻扎在西藏边疆。杜富国受伤后,杜富强曾一度感觉如天塌。杜富强红着眼眶说:“他是我的榜样,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是我们全家的傲慢。”

他听着红军故事长大

“成为军人,要从我的家乡说起。”杜富国说,湄潭是红军走过的地方,他从小是听着革命先辈的故事长大的,从小就特别崇拜军人,所以长大后也想参军。

遵义,因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著名于世。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司令部曾在杜富国的家乡湄潭驻扎,保卫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更巧的是,杜富国家门前那条洁净干净的通村路,就是当年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带领部队走过的地方。

在太平村,每当茶余饭后,当地老人就会讲起红九军团的故事。村里放露天电影,杜俊经常带子女们去看,《林海雪原》《狼牙山五壮士》《中国远征军》……都是杜富国儿时最宠爱的影片。每年,杜富国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同学们一起到红军墓前祭扫,到红九军团司令部旧址、浙大西迁纪念馆参观学习。

杜富国曾就读的皂角学校,是一全部着特别背景的学校。校内一角,立着一块“皂角桥育幼院纪念碑”。抗战时期,宋庆龄主持成立“中国急救战区儿童联合委员会”,贵州分会皂角桥育幼院应运而生。当时,它为沦陷区400余名孤儿(多为军人遗孤)供应了学习和栖身之所,这是今皂角学校的前身。

吴东是杜富国学校时的语文老师,他说:“我们每年都带同学们来到这块碑前,让每个孩子都知道这段历史。”

“当时杜家三兄妹都在学校读书,富国是大哥,总是照看弟弟妹妹。”吴东清晰地记得,一次放学,他看到富民在校门口摔倒了,正欲上前,只见杜富国飞速奔过,一脸心疼地扶起富民,背着脚受伤的弟弟回家。一路上,吴东始终叫杜富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