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志个人先进事迹(7篇).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王永志个人先进事迹(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材料,确定对各类事迹材料都很熟识吧,既然这样,那么王永志个人先进事迹有哪些?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王永志个人先进事迹,供大家参考!

王永志个人先进事迹篇1

王永志,男,汉族,中共党员,1932年11月诞生,1994年4月入伍,辽宁昌图人,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荣获202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22年被中央军委授予“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2022年获得小行星命名,2022年被太空探究者协会授予水晶头盔奖。

王永志个人先进事迹篇2

“丹阳,我已经60岁了,搞火箭30多年,始终紧紧急张,提心吊胆。原来想退休后好好休息一下,陪你处处走走,挽回过去经常不在你身边的‘不良影响’。现在组织上这样信任我,要我担当载人航天总设计师的重任,看来,我只有再次向你赔礼了!”向妻子坦露了心声,王永志又一次义无反顾离家远行。为了早日实现国人飞天梦,他选择在航天舞台上绽放其次个青春。

2022年10月15日,随着王永志和全体航天人的齐心协力、集智攻关,中国人的脚步最终第一次迈进太空。

“11年来我们这支航天队伍呕心沥血、坚韧拼搏,不顾自己的一切,为的就是这一天、这一刻。我为镇静果敢的杨利伟而骄傲,我为不负使命的这支队伍而骄傲,我为祖国而傲慢。”胜利那一刻,王永志感慨万千。

如今,18年过去,三名中国航天员进驻天和,开头了数月之久的太空生活。中国航天,正沿着我们自己的设计路线,一步、两步、三步,蹄疾步稳,探究太空。

王永志个人先进事迹篇3

1964年6月,王永志第一次走进戈壁滩,执行放射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种中近程导弹任务。当时计算导弹的推力时发觉射程不够,大家考虑是不是多加一点推动剂,但是导弹的燃料贮箱有限,再也“喂”不进去了。当时天气很酷热,导弹放射时推动剂温度高,密度就要变小,发动机的节流特性也要随之变化。

正值大家绞尽脑汁想方法时,一个高个子年轻中尉站起来说:“经过计算,要是从导弹体内泄出600公斤燃料,这枚导弹就会命中目标。”大家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到年轻的新面孔上。在场的专家们几乎不敢信任自己的耳朵。有人不客气地说:“原来导弹能量就不够,你还要往外泄?”于是再也没有人理睬他的建议。

这个年轻人就是王永志,他并不就此甘心,鼓起士气走进了坐镇放射现场的技术总指挥、大科学家钱学森的住处。当时,钱学森还不太熟识这个“小字辈”,可听完了王永志的看法,钱学森眼睛一亮,兴奋地喊道:“立刻把导弹的总设计师请来。”然后对总设计师说:“那个年轻人的看法对,就按他的办!”果真,导弹泄出一些多余的推动剂后射程变远了,连打3发导弹,发发命中目标。从今,钱学森记住了王永志,他的很多建设性看法建议都得到了钱学森的支持。中国开头研制其次代导弹的时候,钱学森建议:其次代战略导弹让其次代人挂帅,让王永志担当总设计师。几十年后,总装备部领导探望钱学森,钱学森还提起这件事说:“我推举王永志担当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没错,此人年轻时就露出头角,他大胆逆向思维,和别人不一样。”

王永志个人先进事迹篇4

1964年,王永志第一次走进导弹放射场,参加第一枚导弹的试射。戈壁滩上骄阳似火,还没放射,就迎来了温度太高、燃料舱加不满燃料的问题。这会直接导致导弹的射程不足,方案仿佛要搁浅。

此时,王永志突然站出来提议,可以把燃料卸出来一部分,削减自身重量后就可以实现估计目标了。这个推算在他的公式里完全可行。在场的专家听后觉得年轻人的想法太过异想天开,拒绝了他。

王永志不退让,他直接去找在场统筹的钱学森,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钱老认真听了他的公式演算,觉得很周密,各个条件都考虑到了,当即拍板:“好极了,就按这个来!”

事实证明,方案是可行的,随着第一枚导弹冉冉升向空中,王永志的眼睛里也染上了蓝天的颜色。这也是王永志第一次正式进入钱学森的视野,两人正式结缘。

王永志个人先进事迹篇5

1952年,王永志进入清华高校攻读航空系飞机设计专业。1957年,中苏关系友好,签订协议,苏联答应为中国培育原子弹、导弹专业的留同学,王永志是唯一一个导弹专业的留同学,背负着祖国的期盼。

在当时,导弹专业算是空前绝后、特别敏感的学科,上课是不允许记笔记的,脑袋记住多少算多少。

由于保密要求非常严格,王永志竭尽全力强化记忆力,力争带回一点学问。

1961年,他回到祖国,进入中国火箭讨论院,参加讨论导弹和火箭的设计工作,这一年王永志29岁。彼时,我国的航天事业蹒跚起步,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航天人克服种种困难,自主设计制造火箭。留苏归来的王永志也走进大漠戈壁,加入祖国航天创业大军的行列。在此后的工作中,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