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亚个人事迹介绍(17篇).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朱光亚个人事迹介绍(17篇)

事迹是对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进行综合整理所形成的总结性书面材料。既然这样,那么朱光亚个人事迹介绍有哪些?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朱光亚个人事迹介绍,供大家参考!

朱光亚个人事迹介绍篇1

朱光亚1924年12月诞生,湖北武汉人,1950年毕业于美国密执安高校。是中国原子弹、氢弹科技攻关组织领导者之一。他参加组织领导了中国历次原子弹、氢弹的试验,为原子弹、氢弹技术突破等做出了重要贡献,后又相继组织实施了核电站筹建(如秦山核电站)、核燃料的生产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等项目的讨论开发方案,并参加了“863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还参加了中国工程院的筹建工作,1994年以全票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85年、1988年两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曾获何梁何利基金1996年度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朱光亚个人事迹介绍篇2

1956年,新中国打算进展自己的原子能事业。这一年,朱光亚参加筹建中国科学院兰州物理讨论室(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讨论所的前身),担负起为中国培育第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的重任。

在钱三强的推举下,年仅35岁的朱光亚走立刻任,出任九所副所长、核武器讨论主要技术负责人。此后他隐姓埋名数十年,在核武器研制这一关乎祖国命运的宏大工程最前沿,与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等科学家一起,在高原、深山、大漠的艰苦环境中组织攻关。在当时的科技人才中,朱光亚的工作层次最高,也最有战略性、全局性。20世纪60年月,我国核武器方面的重要文件基本都出自他手。在这些文件中,朱光亚科学地提出了争取在1964年下半年或1965年上半年爆炸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奋斗目标,明确论证了核试验的“两步走”战略,对党中央作出决策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随后,他又高瞻远瞩,组织于敏等人攻破了氢弹难关。

1963年8月,美、英、俄三国在莫斯科签订《关于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暴露出有核国家妄图通过禁止大气层核试验阻挡他国进展核武器的阴谋。风雨欲来,朱光亚当机立断,提出将核试验转入地下,并先后组织突破了相关核心技术,我国核武器研制工作得以连续推动。

朱光亚个人事迹介绍篇3

在朱光亚的人生编年表上,消失最多的一句话是“主持某次核试验取得胜利”。然而,常人很难想象,朱光亚是如何“主持”的。

我国一共进行了40多次核试验,朱光亚曾经30多次亲临现场,早期还曾带人进入爆后坑道实地观看。爆后坑道余温犹存,放射性剂量很大,还随时伴有塌方,他们“深化虎穴”,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1971年,一架携带氢弹的飞机飞临靶场上空,驾驶员连试3次都无法把氢弹投出去。作为现场最高领导,朱光亚靠着对核弹性能的深刻了解,坚决指示驾驶员带弹返航。

让一架带着解除保险氢弹的飞机着陆,任何国家史无前例。万一引爆氢弹,后果不堪设想。

千钧一发之际,朱光亚毅然拍板:“带弹着陆,我负责!”经请示北京的周恩来总理,飞机平安降落,氢弹毫发未损。

朱光亚个人事迹介绍篇4

朱光亚一生献身科学、敬重规律,始终以严细慎实、坚韧执著的精神不懈探究、攻坚克难,求索进取是他一生科学实践的生动写照。无论是身居高位,还是奋战在科研一线,朱光亚始终不改科学工的本色。在原子弹攻关时期,他一边负责科研组织工作,一边亲自参加中子点火详细讨论,既抓技术指导和业务协调,又抓队伍建设和管理,既要亲笔撰写规划报告和科研工作制度,又要深化现场组织试验和参加研制。从大处到小处,他始终把严谨细致、科学求实作为基本要求;同时,始终把科学民主、大力协同作为攻关法宝,坚持博采众长、群策群力。

靠着严细慎实、一丝不苟的科研作风,依靠科学民主决策和全国大协作,高效完成每一次大型试验,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快速实现了核武器的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在他和老一辈科学家的言传身教下,严谨治学、处事务实、大力协同的科学精神和科研作风已成为科研人员代代传承的珍贵财宝。

朱光亚个人事迹介绍篇5

在中国核武器研发那段最劳碌的日子里,朱光亚和家人聚少离多,后来即使在他远离科研一线,致力于国家科技事业进展的领导工作时,他的闲暇时间也非常有限。

自20世纪90年月起,朱光亚身兼数职,每天奔波于不同的办公地点,出入于不同的会场。他的警卫员回忆道:“我有一年计了一下,他一年参与的会议也许有300多个。”

朱光亚个人事迹介绍篇6

从一些记载中可以看到,少年和青年时期的朱光亚是活跃的,在重庆南开中学就读时,他与几位同学一起发起成立“真善美”小组,彼此相互激励。当年的“真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