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1讲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考点一商鞅变法
1.变法背景
(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和大动荡时期。
①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②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且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发展封建经济,各国纷纷进行改革变法。
③军事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诸侯割据混战。
④思想文化上:文化繁荣,百家争鸣,其中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2)具体原因
①各国纷纷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②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希望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③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
④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2.变法内容
措施
内容
影响
以农求富
废井田、开阡陌
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统一度量衡
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对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加强集权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兵源得到可靠保证
普遍推行县制
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制订秦律
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有利于加强统治
奖励军功
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扩大了统治基础
思想控制
“燔诗书而明法令”
加强了思想控制,但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
改革社会风尚习俗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增加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
3.变法评价
(1)积极作用
①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②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就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
③军事上:奖励军功,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历史局限
①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②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③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4.变法成功的原因
(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了秦国的实际情况。
(3)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
(4)秦孝公的鼎力支持。(重要因素)
考点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背景
(1)有利条件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②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文化,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2)社会矛盾
①宗主督护制的实行和吏治混乱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②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
③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3)个人因素:冯太皇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影响。
2.改革内容
概况
时期
措施
内容
作用
前期冯太皇太后主持,重点建立各种新制度
推行均田制、新的租调制
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
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恢复和发展了北方地区的经济
设立三长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直属州郡,负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
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掌握,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整顿吏治
制定官吏俸禄制度,官吏的俸禄由国家筹集和发放
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采取了汉化措施
迁都洛阳
公元495年正式迁都洛阳
打击了保守势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
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采取了汉化措施
移风易俗
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3.改革评价
(1)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商业活动日趋活跃。
(2)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中原地区长期分裂局面,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4.全面认识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
(1)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表现为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内容。对鲜卑族来说,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就中华民族而言,更加丰富、发展了汉族文化。
(2)从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来看,是为了巩固鲜卑族的统治;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多民族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
(3)该政策体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历史考点集训九下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docx
- 中考历史考点集训九下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
- 中考历史考点集训九年级上册阶段检测卷.docx
- 中考历史考点集训九年级下册阶段检测卷.docx
- 中考历史考点集训八上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ocx
- 中考历史考点集训八上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docx
- 中考历史考点集训八上第三、四单元.docx
- 中考历史考点集训八上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docx
- 中考历史考点集训八上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docx
- 中考历史考点集训八上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docx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0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讲义.docx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0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堂练习.docx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1讲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讲义.docx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1讲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课堂练习.docx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讲义.docx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堂练习.docx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3讲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讲义.docx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3讲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课堂练习.docx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4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课堂练习.docx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4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讲义.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