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年中考真题完全解读(北京卷)
一、2024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分析
题型
小题量
基础运用
7
名句默写
3
古诗词鉴赏
2
文言文阅读
3
名著阅读
1
现代文阅读3
10
作文
2
题型总体分布
二、2024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分布
2024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分布
题型
题号
原题再现
考查要点
基础·运用
(13分)
1
在封面上用正楷字书写“北京文化生活观察手记”十个字。
正楷字书写
2
小组成员请你确认文段中加点词语是否有错字。你根据词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表达的是“有代表性的事物或事件”的意思,所以“典型”一词中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最重要的、最好的部分”的意思,所以“精髓”一词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世代居于此地的人”的意思,所以“原驻民”一词中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深入到某种氛围之中”的意思,所以“沉浸式”一词中有错字。
字形辨析
3
你检查了文段中成语使用的情况。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振聋发聩B.雨后春笋C.波澜壮阔D.车水马龙
成语辨析
4
小组成员讨论应如何理解文段中的“冲击”。你根据语境判断,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A.触动B.冲锋C.干扰D.打击
词语含义
5
根据小组意见,对应文段第①②③句,你将一组词语填在句中的横线处。下列恰当的一项是()
A.恢弘新奇多元B.多元恢弘新奇
C.恢弘多元新奇D.多元新奇恢弘
词语运用
6
北京城市图书馆促进了北京的文化生活,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样本。
6.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修改。
病句修改
7
文段中的第①~④句是小组成员对各个文化生活场所的描述。你从修辞的角度判断,下列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修辞手法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名句默写
8
(1)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________。(《论语·子张》)
(3)古诗文中那些闪耀着思想光芒的句子,不断让我们获得启迪和教益,如“________,________”。(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
直接性默写
理解性默写
古诗词鉴赏
9
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人描述自己的遭际,将自然环境与生活情景的描写相结合。远看,风卷屋茅,四散飘落;近看,①_______,穿竹林而去;屋内是破旧的“布衾”、睡相不好的“娇儿”和连绵的②______。
内容理解概括
10
诗人写被秋风卷走的屋茅用了“三重”,写自己期待的“广厦”用了“千万间”。其中的“三”和“千万”都不是确定的数量,而是言其多。说说这样的用词蕴含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数词的妙用
诗人情感分析
文言文阅读
11
“隶而从者”中的“从”与下列词语中加点的“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从头至尾B.择善而从C.从长计议D.从天而降
文言一词多义
成语字义理解
12
对“其境过清”中“境”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溪水时隐时现,溪岸交错不齐,渺远不见源头。
B.竹子树木丛生,枝叶茂密繁多,环绕小潭四周。
C.地处荒僻之野,平时没有人来,环境寂静寥落。
D.小潭清幽深邃,风光明媚可爱,空气清爽宜人。
内容理解辨析
13
根据《小石潭记》及下面的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二十五,游里湖,登放鹤亭,旋泊西泠桥。登岸步入西村,隔岸望孤山后。朱阑傍水,翠幕垂窗,古楼覆屋,小艇系门。余乃悦其幽寂,呼舟对渡,果佳境也。
(取材于浦访君《游明圣湖日记》)
“隔”,产生距离,引发好奇。柳宗元隔竹听声,小石潭水声“如鸣佩环”,他“心乐之”,于是“①_______”,探看小潭全貌;浦枋君隔岸观景,孤山后景色秀丽,色彩斑斓,他“悦其幽寂”,于是“②______”,得以欣赏“佳境”。
信息筛选提炼
内容理解分析
三、名著阅读(5分)
14
小说中的场景与人物形象关系密切。从《水浒传》《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中任选一部,说说场景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要求:写出某一人物所处的两处场景,分别解释场景与人物形象的关系,写出场景变换中人物形象的变化。100字左右)
场景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5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对汉字书写提出了挑战。
B.“几乎有了”的现象表明字形相近的形声字容易被区分。
C.表1显示,距初次学习后的时间间隔短,记忆保持数量多。
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