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试卷含解析.doc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试卷含解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

1.下列各句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20届万家宴活动于1月18日上午在武汉市百步亭花园社区隆重举行。(句中加点词语的词性分别是“名词”“介词”“形容词”)

B.“鸭群将头从翅膀里拔出,看一眼船上的主人,才又将头重新放回翅膀里”,这个句子是条件复句。

C.“敬业和乐业”“出师表”“曹刿论战”“过零丁洋”这几个短语依次属于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D.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根据我国传统的“天干”“地支”知识来推断,2021年为农历辛丑年。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贸然筵席引申义丰功伟绩

B.遵循压榨金钢钻心无旁鹜

C.端祥逞能混合物鸠占雀巢

D.萧索制裁侯车室形销骨立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学校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阔绰(chuò)贮蓄(zhù)玷污(zhān)浑身解数(xiè)

B.迸溅(bèng)枯涸(hé)挑衅(xìn)锲而不舍(qì)

C.倔强(jiàng)拮据(jù)污秽(huì)锐不可当(dāng)

D.荒谬(miù)愧怍(zuò)真谛(dì)吹毛求疵(cī)

5.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⑤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⑥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坡羊·潼关怀古》)

⑦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⑧《游山西村》一诗中,于写景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寓言”是庄子的首创,他的作品善于借助寓言来立论,寓抽象的道理于丰富的形象之中,起到了很好的说理作用。在我们手中的九年级下册教材中,选用了四篇庄子的寓言,请你写出其中任意一篇的题目及其寓意。

题目:《________________》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7.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登泰山记(节选)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是清朝的古文家姚鼐,他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

B

文档评论(0)

150****71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