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太极拳的渊源和发展历史
太极拳为武术拳种之一,是华夏民族值得骄傲的宝贵文化遗产,陈氏太极拳作为东方武术文化的一块瑰宝。下面是店铺专门为您整理好的太极拳的渊源和发展。
太极拳的渊源和发展
在纷纭繁多的中国武术流派和拳种中没有一个拳种能像太极拳推广的这样普及与众所周知。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太极拳具有舒柔、缠绵、内外兼修、祛病延年的特点,使它老少皆宜;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太极拳能反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点。有位外国朋友在学了太极拳之后说:太极拳是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在武术上的表现。所以有越来越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国际友人开始习练太极拳。如今,太极拳已走出国门,正成为世界人民所喜爱的运动。从这一点来说,太极拳已不再有国界与隔阂;它已超越了文化的范畴,而归于人之自然属性。
“太极”概念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自然观范畴。最早见于《易·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也就是说两仪(阴阳)是太极演变而来。后汉郑玄说“太极”是“谆和未分之气”,即“太极”是天地未分时的浑浊元气,它是产生万物的来源。如果从现代的“宇宙大爆炸”学说来看,宇宙诞生前是一个没有物质、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纯能量质点。由于这个纯能量的质点大爆炸即产生形成了宇宙空间和天体,天体的空间运动即产生了有序的时间,因而有了物质的变化、发展和规律。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说的“太极”就相当于这个没有时空和物质的纯能量质点。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中都主张“无”。魏晋王弼把“太极”就解释为“无”。他说:“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太极者,无称之称”(《周易注》)。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称为有。有形的东西都具阴阳两仪,由于阴阳的相互作用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演变,但它们最终都始于“无”即“太极”。
太极拳有别于其它拳种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它将这种阴阳太极哲理应用于拳理之中。
至于太极拳的起源问题,众说纷纭、各抒己见,这并没有多大的关系。我们说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产物,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
但从现在普及、广为流传的太极拳种来看,究其渊源,当推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氏九世祖陈王庭(又名奏廷)。他是明末战将(约1600~1680年),明亡后隐居,晚年耕余造拳。陈王庭遗著《长短句》中有“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之句。《黄庭》即《黄庭经》,是西晋魏华存所著;合道学与医学思想为一体,被道家称为“学仙之玉律、修道之金科”,是历来修道之士修身养性的经典著作。所以,陈王庭在创拳时以道家的哲学思想为指导,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逐渐演变独具风格的太极拳种。归纳起来,陈王庭创拳主要有三个方面来源:在家传拳术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如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势》,太祖长拳等,创编了太极拳套路。②应用了道家的吐纳导引术,讲究意念引导动作,“气沉丹田”,“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行气运动方法。③采纳了古代的阴阳学说(太极两仪)和中医经络学说,使拳术与哲学、医学相结合。
早期的陈氏太极还有“陈氏一百零八势长拳”,至乾隆年间陈家沟失传,由门徒郭永福传于山西洪洞。1975~1976年陈立清两次亲往,从许方庆老师处觅回。因此可以说是现存最古老的太极拳套路。陈氏太极拳原有五路和炮捶,可惜没有完整地继承下来。现仅存“陈氏一百零八势长拳”、陈氏太极拳大、小架一路和二路(炮捶)和推手以及刀、枪、剑、棍、锏、锤、杆等各种器械套路。
太极拳在长期流传中,又演变出许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特点较显著的有陈氏、杨式、吴式、孙式、武式五派。为了适应更多更广的人习练,后来又出现了简化24式太极拳、48式太极拳等。为了便于比赛,统一规范,现今又出现了太极拳、剑等竞赛套路。
太极拳的总体特点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太极拳的八种劲: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力),挤(对下盘的外掤劲),按(对上盘的外掤劲,或作反关节拿法),采(顺力合住对方来力,或作拿法),挒(以侧掤之劲破坏对方平衡),肘(以肘尖击人),靠(以肩膀前后寸劲击人).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全面性
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必修五《报任安书(节选)》于红PPT课件-苏教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pptx
- 2022年初中历史课标解读试题.docx
- 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教研活动记录表.docx
- 句式专项训练三年级上册.pptx
- 简化24式太极拳的由来及健身的利弊.docx
- 骨折患者的体位护理.pptx
- 上课课件:10.2阿基米德原理(共40张PPT).ppt
- 胆囊结石护理查房ppt-(完美版).pptx
- 2020版: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全文).doc
- 第十章-浮力-单元备课.docx
- 中考语文总复习语文知识及应用专题5仿写修辞含句子理解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pptx
- 湖南文艺版(2024)新教材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二课《藏猫猫》精品课件.pptx
- 湖南文艺版(2024)新教材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三课《我向国旗敬个礼》精品课件.pptx
- 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本章知识体系构建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pptx
- 整数指数幂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pptx
-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你早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pptx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27二次根式第四课时习题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九年级物理全册11简单电路习题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pptx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邹忌讽齐王纳谏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2024年秋季新人教PEP版3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 (2).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