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对外直接投资与政策.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政策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一、国际资本流动概念:资本从一个国家(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地区)。二、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式(一)长期资本流动(二)短期资本流动三、国际资本流动的特征(一)规模持续扩大(二)流向呈双向性(三)区域结构发生变化第二节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一、垄断优势理论theoryofmonopolisticadvantages亦称特定优势论或市场不完全理论,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年提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企业具有全球区位经营观念,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充分利用自身具备而当地竞争者不具备的某些优势。该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市场不完全和寡头垄断的产物,是拥有某些垄断优势的大企业为追求控制不完全市场而采取的一种行为方式。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质,乃是培植、拓展和充分利用跨国公司总部所享有的特定垄断优势,以谋取高额利润。(一)理论的产生(二)主要观点(三)应用与局限二、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由索思阿德(F.Southard)于1953年提出的,研究国内资源的区域配置问题。后来,沃尔德艾萨德(WalterIsard)用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一)理论的产生(二)主要观点影响区位优势的主要因素1.生产要素2.市场定位3.贸易壁垒4.经营环境(三)应用与不足三、产品寿命周期理论20世纪6o年代后期哈佛商学院雷蒙德·弗农提出了国际产品周期理论(internationalproductcyclemodel),这是弗农以传统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对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提出的一个新的理论。国际产品周期理论从世界大市场的角度,分析了本国企业产品如何占领本国市场和外国市场,以及由于国家间的竞争由外国市场退出,并且本国市场也被外国竞争者占领的过程。该理论在许多方面还不能适应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一)理论背景(二)基本观点(三)评价四、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theoryOfinternalization)通过剖析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和交换机制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因,由英国经济学家巴克来和卡森等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该理论的观点主要有四点:1.外部市场不完全是内部化的基本原因。2.知识产品的存在是内部化的重要决定因素。3.内部化的过程既有收益又有成本,应通过对企业实行内部化成本—收益分析来确定其最佳扩展规模,这一约束条件使企业内部化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4.企业的国际化是内部化过程的延伸。(一)产生背景(二)基本观点(三)评价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理论是由英国著名跨国公司理论家邓宁在总结了以前的一些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后,于20世纪对年代末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一个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优势: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缺少任何一个优势,都不应该或不可能从事对外直接投资。(一)理论的产生(二)基本观点(三)应用与不足第三节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措施一.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的分类1.当地成分要求2.进口限制3.制造要求4.贸易平衡要求5.国内销售要求6.外汇管制7.出口实绩要求8.汇款要求关系9.技术转让要求10.产品授权协议11.鼓励措施12.制造限制13.外汇平衡要求14.许可要求15.当地股权要求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大规模发展有直接的关系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也存在于发达国家二、鼓励政策(一)母国的鼓励政策(二)东道国的鼓励政策三、限制政策(一)限制外国投资的国内政策1、审批与监督2、外资投向与出资比例3、经营管理权4、劳动使用与管理5、投资期限与当地化的需求6、资金与会计管理(二)限制国际投资的国际法则1、联合国有关条件2、跨国公司行为守则**

文档评论(0)

177****78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