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VIP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6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选官制度的演变

【教学目标】

1、掌握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度选官用人的标准及其影响。

2、时空观念:能将从曹魏的九品中正制到隋唐的科举制度,这一时段选官制度发展演变的线索清晰地呈现出来。

【教学重点】

科举制度的创立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一体机、课本、《课时练》

【课前预习内容】

预习课本P40-41,完成《课时练》第7课“新知自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2分钟)

如果给你一次选择人生的机会,你最想体验谁的人生?

董生:西汉人,精通儒学,著作颇丰,孝顺父母,被地方举荐。

王生:出身东晋名门望族,父亲在朝中担任大官,也因此得以入朝为官。

苏生:唐朝人,出身寒微,才学渊博,能言善辩,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及第,终不负众望,高中状元。

他们都入朝为官,实现了人生价值。但他们做官的途径却大相径庭,为什么唐朝的苏生要通过考试才能做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隋唐,了解选官制度的演变。

[讲授新课](25分钟)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之前都学习过哪些选官制度?

一、九品中正制

材料一:“童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

材料二: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当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

提问学生,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1、背景

(1)人口流动加剧,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

(2)地方大族操纵选拔权。

2、内容(提问学生)

(1)中正官:品评负责人,由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州担任,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2)品评标准:家世(家庭出身和背景)

德才(个人品行才能)

3、评价

(1)进步性:由于中正官为中央派出,将选举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材料: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赵淡元:《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展示图片

九品中正制异化:

选拔权力——从中央掌握到又被世家大族控制;

选拔标准——从家世才能并重到只看家世。

(2)局限性:考核标准主观随意,后期沦为士族门阀统治的工具,最终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形成。

(3)实质: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从南北朝时代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起来的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科举制

背景(提问学生,培养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1)社会经济发展,门阀世族衰落,庶族地主势力增强,九品中正制不再适应社会需要。

(2)统治者打破门阀世族的政治垄断,为扩大统治基础,巩固统治继承发展前代选官制度。

2、发展过程(提问学生)

(1)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2)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3)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4)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5)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合作探究]

小小辩论赛:科举制的实行,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

也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偏重文学、历史和学术问题,使得统治阶层产生一种讲求考证、沉溺文学或一味好古的倾向,这对培养求是致用的思想是很不利的。这种制度虽然使中国保持了上千年的稳定,但是它同样也阻碍了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分组讨论,并由各组代表进行辩论。

3、影响

(1)积极影响:

政治:①有利于打破士族垄断,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②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思想文化:有利于社会形成重学风气,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

(2)消极影响:

①选拔标准单一,压抑个性;

②考试以儒学为主,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③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能与时俱进。

[知识总结]

科举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

[随堂小测](6分钟)

[A级]1.中国古代选官标准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