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提高食用菌产业经济效益的建议
我国食用菌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党和各级政府
部门的大力扶持下,从弱小到强大,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
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国、出口国和主要的消费国。食用菌产业
已成为我国继粮、棉、油、菜、果之后的第六大种植产业,
并呈现出稳步快速增长的趋势。
一、加强食用菌产业区划和规划
1.根据食用菌种类差异,规划发展主产区不同种类的食
用菌,需要的生产资源条件不同。在自然界物种竞争选择过
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优势种将得到快速发展,并形成其主
产区。如我国东北地区著名食用菌为黑木耳、榛蘑,而华北
地区多为猴头、平菇,口蘑则生于有牧草的张家口及内蒙地
区,福建、广东则以草菇、香菇等居多。然而,就一个省来
说,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差异较大,产业发展的差异性也较大。
如吉林省,其东部具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和冷资源,比较适合
发展平菇、香菇、毛木耳、黑木耳、灵芝、猴头菇、金针菇、
滑菇、黄伞等木腐菌,而吉林省的中部和西部地区拥有丰富
的作物秸秆,比较适合发展双孢菇、杏鲍菇、白灵菇、草菇、
鸡腿菇等草腐菌。因此,“东木西草”是吉林省食用菌产业
区划和规划基本原则。
2.根据资源禀赋,确定产业战略转移趋势我国食用菌产
业发展南方早于北方,但是经过规模扩张和持续生产后,南
方生产资源匮乏和生产环境恶化。北方拥有丰富的原材料资
源、不可替代的冷资源等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及庞大的农
-1-
村劳动力和研究人员构成的人力资本,多样的食用菌种质资
源和研究成果构成的科技支持,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有利
条件,最终形成食用菌产业由福建、浙江向山东、河南转移,
并继续向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转移,形成“南菇北移”的产业
发展格局。例如在乌兰浩特市建立滑菇生产基地,把滑菇生
产由东南向西北推进一大步;在敦化市建立的香菇生产基
地、黑木耳及灵芝生产基地,为高寒山区发展食药用菌生产
开辟了一条新路等。这样的产业发展布局和趋势是不以人的
意识为转移的,遵从产业发展规律的客观选择。
3.以产业集群发展理念为指导,进行产业规划在产业规
划过程中,要从产业集群发展的高度,对相关产业(部门)进
行整体规划,确保产业的集群发展,以获得产业最佳收益率。
如在某一特定区域进行食用菌产业规划,要考虑产业发展的
规模、需要的生产基质数量和质量,以及交通运输能力、运
输成本、市场销售能力、产品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技术服
务部门的服务能力、技术研发单位的研发能力、副产物处理
企业的加工转化能力等要素,还要考虑产业发展需要的外部
环境条件,如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信贷保障体系完善度、
各个部门之间关系等方面,以保证产业集群间的协同力和产
业发展的持续性。
4.协同发展食用菌产业与生产林的培育工作随着食用菌
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木腐菌产业规模的扩大,有些地区食用
菌生产形成的菌木矛盾日渐突出。据测算,每生产1吨椴木
香菇,需消耗阔叶林70立方米,1公斤木屑菇也需耗1.5
-2-
公斤木屑,导致生产林抚育远跟不上食用菌生产发展,引出
生产与生态失衡的矛盾。但是,只要做好科学规划,就可有
效避免,并形成产业间的协同发展。例如,浙江省庆元县
1986~1995年共发展袋料香菇5.5亿袋,年均消耗菇木20
余万立方米,是该县菇木林年产量11万立方米的1.8倍,
对生态平衡产生威胁。由于该县及时认识到食用菌产业发展
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从食用菌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适
时构建起森林生态、林业产业和森林安全三大体系,使失衡
的生态得到及时恢复。据2004年庆元县森林资源补充调查
结果表明,到2003年底,该县森林总蓄积达599.9万立方
米、森林覆盖率为83.6%,分别比1997年增长了121.6万
立方米和提高了1.2个百分点,实现了森林资源、环境和产
业三者协调发展。
5.设立种质资源保护区,确保遗传基础丰度食用菌种质
资源是指食用菌的基因资源或遗传资源。为了食用菌产业永
续发展,在规划过程中,除了考虑产前、产中、产后的协调
发展外,在推进主产区规模发展同时,还要注重食用菌种质
资源保护区的建设与保护工作,确保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潜在
创新能力。以云南为例,云南的野生食用菌是全国最丰富的
地区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有代表性地
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