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蒿木蠹蛾防治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

《沙蒿木蠹蛾防治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沙蒿木蠹蛾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沙蒿木蠹蛾(HolcocerusartemisiaeChouetHua)的术语与定义、防治技术和防治效果检查。

本规程适用于毛乌素沙地沙蒿木蠹蛾的综合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1681-2006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DB22/T1098-2018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技术规程LY/T2011-2012林业主要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DB4117/T245.1-2019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

DB15/T557人工灌木林主要树种平茬复壮技术规程GB/T12475农药储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3术语与定义

3.1沙蒿木蠹蛾Holcocerusartemisiae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木蠹蛾科线角木蠹蛾属昆虫,又名沙蒿线角木蠹蛾,以幼虫危害沙蒿根或茎基部。

3.2杀虫灯Insecticidallamp

由诱虫光源、杀虫部件、集虫部件、保护部件和支撑部件等构成。

2

能利用害虫趋光性引诱害虫靠近,通过电极等方式杀死或击昏害虫,并进行收集,以减少害虫虫口密度的设备。

3.3诱捕器Traps

诱捕沙蒿木蠹蛾的一类容器,将特制的性引诱剂放入后,可引

诱沙蒿木蠹蛾雄性成虫进入,从而杀灭。

3.4性诱剂Sexualatrractants

用于引诱沙蒿木蠹蛾雄性的人工合成化学类似物质的雌性信息素,可制成毛细管和橡胶头两种类型诱芯。

3.5防治效果Controleffect

防治效果(%)=对照区虫情-防治区虫情/对照区虫情×100

4防治原则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方针,以虫情监测为基础,因地制宜实行统防统治,最大限度减少危害损失。

6防治措施

6.1营林措施

6.1.1造林改造措施

(1)在沙蒿木蠹蛾危害的沙蒿林内,春季或雨季营造株行距大于6m×6m的樟子松等针叶树,形成针叶树、沙蒿混交林。

(2)在沙蒿木蠹蛾危害严重的沙蒿纯林内,对于死亡斑块进行皆伐,春季或雨季营造沙柳、柠条、紫穗槐、踏郎等灌木,形成以沙蒿为主的不同树种的块状灌木混交林。

6.1.2平茬复壮措施

3

平茬时间:沙蒿休眠期(每年11月-翌年3月)。

平茬方法:对沙蒿木蠹蛾危害的沙蒿林进行平茬,平茬高度一般以与地面持平为宜,危害严重的林分,采用低平茬即茬口低于地表5cm。

注意事项:平茬时做到茬口平整无劈裂,平茬后的枝杆应尽快远离林地并集中销毁,平茬迹地应严格封育保护,严防牲畜将萌生的嫩枝芽啃食,造成死茬现象。

平茬周期:一般为3-5年。

6.2物理措施(灯诱防治)

利用沙蒿木蠹蛾的趋光性,每0.33ha设置1盏杀虫灯,6月上旬-8月上旬,每晚20:00至次日2:00时开灯,每日检查并将诱集到的成虫取出挖坑掩埋,掩埋深度大于30cm。

6.3性信息素防治

6月上旬-8月上旬,将装有沙蒿木蠹蛾诱芯的三角形诱捕器挂在沙蒿木蠹蛾危害的沙蒿林内上风口的树上,每50m×50m范围设置1个,悬挂高度30cm-100cm。每日检查并将诱集到的成虫取出挖坑掩埋,掩埋深度大于30cm。

6.4化学防治措施

6.4.1毒签熏蒸法

4月中旬-9月下旬用56.5%-58.5%磷化铝片剂每虫孔0.11g或0.165g填入树杆或根部木蠹蛾虫孔内,外敷黏泥,熏杀根杆内幼虫。

6.4.2虫孔注射法

4

4月中旬-9月下旬,应用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等杀虫剂,用兽医针筒灌药注射排粪孔,每孔注入1-5ml药液,注射药液应以不外流为度。

6.4.3插管灌根法

4月中旬-9月下旬,应用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2.5%溴氰菊酯、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等杀虫剂配成1:1000倍或1:1500倍液,用管子插入沙蒿根部,灌入药液进行防治,重度危害间隔15天进行二次防治。

7防治效果检查

在防治区内,用标准地调查方法调查沙蒿木蠹蛾的有虫株率,以有虫株率低于10%为合格。

7.1营林措施防治效果检查

措施实施后的第二年春季开始进行,调查填写表A.3。

7.2物理措施(灯诱防治)防治效果检查

杀虫灯设置后的第二天开始,每日检查并将诱集到的成虫取出,统计填写表A.4。

7.3性信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