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心组发言: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慈善文化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中华慈善文化源远流长,深邃精湛,对促进党员干部涵养民本情怀、激发奉献精神、增强廉洁意识、践行正确义利观念、提升道德境界均具有积极作用。传承慈善文化能够“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有利于党员干部不断提升党性修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传承慈善文化,有助于涵养党员干部的民本情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是传统慈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商周时期,敬天保民的观念就已出现,古人用“民情可见”的观点解释天命,强调从民情知天命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得到儒家的继承和发扬,如孔子主张“修己以安百姓”,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这些民本思想绵延千年,饱含哲理,寓意深刻,对后世种种惠民济民政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反映古代民本思想的名言,深刻阐述传统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党员干部汲取民本思想精华,有助于牢固树立人民立场,深入践行党的宗旨。具体来说,一是利民。“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要深刻把握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二是忧民。“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只有时刻将群众冷暖放在心里,才能获得群众的真心拥护。三是富民。国家的富强离不开人民的富裕,要在思想上、行动上落实好党中央的富民政策,通过“裕民以政”、“藏富于民”、“制民之产”等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四是听民。要体察民意,倾听呼声,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传承慈善文化,有助于激发党员干部的奉献精神。中华慈善文化具有“为人”和“无我”的鲜明特征。儒家倡导仁爱,指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道家认为“上善若水”,最高境界的善就像水一样,默默滋润万物却从不标榜自己,不与万物争利。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涌现出刘宰、辛公义、苏轼、朱熹、范仲淹等许多慈善人物,他们救灾备荒、捐出俸禄、奖善惩恶、移风易俗,造福一方。他们虽处不同时代,行善方式有别,但都舍己为人,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比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捐出毕生积蓄,购置良田千亩,创建范氏义庄,周济族人和乡邻,并亲自订立《义庄规矩》,为这一慈善组织800余年的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现代慈善事业提供了诸多启迪。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奉献精神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党员干部传承慈善文化,有助于激发奉献意识。具体表现包括:面对困难群体,奉献真心和帮助;面对百姓“急难愁盼”,牢记使命和担当;面对困难和挑战,拿出勇气和智慧,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等等。
传承慈善文化,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在古代,善书曾广泛传播。所谓善书,即劝人行善之书,主要劝诫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已知最早的善书是宋代《太上感应篇》。该书倡导“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等善行,并列举了接受贿赂、颠倒是非曲直等100多条恶行,告诫人们“举头三尺有神明”,在是非和利欲面前要保持操守、遵纪守法。清代善书《暗室灯》则将本书比作黑暗屋子里的一盏明灯,烛光照亮处于幽暗环境中的人,促使人们改过迁善。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善书还专门以官员为劝诫对象。例如,明末的《迪吉录》、《劝诫全书》等善书将官员的行为条分缕析,分别对应“功”和“过”,便于官员遵循。党员干部传承慈善文化,有助于加强自我约束,筑牢防腐底线。慎独慎微,慎始慎终,时刻以党性原则和法纪规范衡量和约束自我,才能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贯通起来,心存敬畏,止恶向善。
传承慈善文化,有助于党员干部践行正确的义利观念。传统慈善文化倡导以义取利,通过符合道义的方式来获取利益。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不符合道义,那便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传统义利文化的影响下,很多士绅商贾见利思义、以义为利,致力于扶危济困的慈善事业。例如,明清时期的徽商群体,在经商获取财富的同时急公好义,他们捐资兴学、修桥筑路、赈灾救荒、回馈桑梓,获得了“义贾”的美名。此外,经典善书《了凡四训》的作者袁黄曾任明代宝坻县令,他在书中提及“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指出行善不能仅仅着眼于当下和自身,也需考虑对天下和后世的影响。党员干部传承慈善文化,有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融合的思考与建议.docx
- 某局党组2024年抓基层党建工作总结.docx
- 2024年市干部教育工作完成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docx
- 关于组织系统扎实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心得体会.docx
- 在2024年全市干部能力作风攻坚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docx
- 中心组发言:学习重要论述 开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docx
- 县应急局2024年以来工作总结和下步工作打算.docx
- 在2024年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暨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docx
- 在动员大会及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大会上的表态发言.docx
- 在全市卫健系统“四强”党支部创建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docx
- 工作纪律研讨发言:严格遵守工作纪律积极担当履职尽责.docx
- 在2024年清廉机关建设专题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
- 在干部监督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docx
- 区委书记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docx
- 在2024年全市养老服务工作年中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docx
- 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以“三个平台”赋能增效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docx
- 公司中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交流研讨发言提纲.docx
- 在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暨全县帮扶工作领导小组2024年第三次(扩大)会议上的发言.docx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纪检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
- 县委组织部部长在人才“书记项目”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