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乌镇的历史文化与建筑遗产
乌镇作为江南水乡古镇的代表之一,具有典型的乡土风貌与鲜明的地方特
色,它既包含弥足珍贵的物质遗产,同时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人文及精神内涵。
本文运用文化人类学方法和田野考察的方式对乌镇的历史演变、名称来源以及具
体的建筑案例如观音殿、乌将军庙、关帝庙、月老庙、古戏台等进行了考证和研
究,进而明确了各个建筑案例的历史渊源、建筑形制、建筑造型和细部特点。这
对我国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标签:乌镇;历史;文化;明清建筑;遗产
许多江南古镇有着和谐而统一的空间布局,这些小镇古朴自然,洋溢着浓厚
的乡土气息。虽然没有知名的规划师设计它们,但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经过千
百年来不断的努力建设,这些小镇塑造了风水整合、阴阳共济的优秀人居环境模
式,浙江乌镇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北边紧邻江苏省吴县,西边是湖州市,东边是京杭
大运河,位于江苏省和浙江省的交界之处。县级公路姚震线从中镇里通过,姚震
线与320国道、318国道、沪杭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相
连接(图1)。乌镇距桐乡市约13km,距苏州和杭州约80公里。乌镇地处东南
沿海,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具有春长秋
短,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的特点。
1历史渊源
据乌镇近郊的谭家湾古文化遗址考证表明,大约在7000年前,乌镇的先民
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了。那一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
早在春秋时期,乌镇位于越国和吴国的交界处,这里经常驻扎着吴国的部队,
当时被称为“乌戍”。车溪将乌镇一分为二,东面的属于由拳县管辖,叫做青墩,
西面的属于乌程县管辖,叫做乌墩。后来,乌镇一个时期属于浙江湖州市的嘉兴
县管辖,另一个时期又划归江苏的苏州管辖。唐时,乌镇隶属苏州府。后梁,隶
属不变,为吴越国地。后晋天福五年(940年),置秀州,青墩遂属嘉兴县隶秀
州。宋淳化三年(992年),乌镇属乌程隶湖州。熙宁十年(1077年),析嘉兴县
西境的梧桐、永新、清风等5个乡归崇德县,青镇在清风乡,属崇德隶秀州。元
丰初年,有分乌墩镇、青墩镇的记载,后为避光宗讳,改称乌镇、青镇。嘉定年
间,升嘉兴为军,青镇遂属崇德隶嘉兴军。宝庆二年(1226年),改湖州为安吉,
乌镇为安吉州乌程县地。宋代,镇地设监镇官,管火禁和酒税,并招军习武,以
御盗寇。元十四年(1277年),乌镇为湖州路乌程县地,青镇为嘉兴路崇德县地。
镇地设都巡检。明宣德五年(1430年),析崇德县的募化、千金、保宁、清风、
永兴和梧桐六乡置桐乡县,青镇属之,隶嘉兴府;乌镇仍属乌程隶湖州府。这一
隶属关系至清未变。由于乌镇是两省、三府、七县交接处,治安环境十分复杂,
所以,明清时在乌镇特别设立浙直分署和江浙分署,以一小镇而行使相当于府衙
的职能。民国元年(1912年),乌、青两镇依旧分治。1950年,乌、青两个镇终
于合并了,归嘉兴市的桐乡县管辖(图2)。
2名称由来
乌镇名称的由来,一种说法是因为“乌有乌陀古迹,青有昭明青锁”的说法;
另外一种说法是因为唐代为保护黎民百姓、平定叛乱的乌将军埋葬于此,故名乌
镇。这两种坊间流行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只是人们根据传说或故事附会而来,
可信度较低。卢学溥编修《乌青镇志》时也逐一加以反驳。而卢学溥本人则提出
了他自己的看法:“中国古代的诗句当中如:“澄江静如练”,“齐鲁青未了”等是
为了写诗句的时候描写的传神的词语,而乌镇的乌墩、青墩原来就有,所以乌、
青的名称就是从现实事物上升到诗句描绘,再从诗句描绘上升到村镇的名称。
另外,在乌镇的附近几公里的地方,有一地名叫做红墩村,因为红墩的土壤
呈赤色;而红墩的旁边还有一个村子叫做紫墩村,因为那里多紫色土壤的缘故。
红墩和紫墩的村名为乌墩和乌镇的名称由来提供了线索。原来乌镇所处的地方多
淤积土,而这种土呈青色,青亦即我们常说的乌,乌镇名称盖当来于此。
3建筑遗产与宗教文化
乌镇在南梁时期就已出现一定规模的寺庙建筑,鼎盛时期达53处之多,建
筑形式有庙、观、塔、寺、庵、堂、殿、祠等(图3),供奉着众多菩萨或地方
神、行业神。如今仅西栅景区内就有多处宗教场所,临近还有石佛寺和慈云寺,
香火很盛。乌镇的宗教积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寄托了乌镇人民祈盼幸福、
安定的美好愿景。声声锣磬、袅袅香烟、缕缕梵音,千年古镇的岁月浸透了无尽
的梦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