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菩萨蛮》ppt课件1.pptVIP

韦庄《菩萨蛮》ppt课件1.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菩萨蛮

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为其代表作,人称“秦妇吟秀才”。

其词尤具特色,内容不外男女欢爱、离愁别恨,然能注入作者平生漂泊乱离、思乡怀旧之感,风格清新明朗,与温庭筠其并称“温韦”,也是“花间词人”中的代表之一。写作背景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本词是第二首。黄巢起义后,藩镇混乱,韦庄避难江南长达十年之久。本词即是他避乱江南时所作。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江南的水澄明碧绿可与蓝天媲美;躺在画船上,看江南蒙蒙雨景,听着细细雨声悠悠入梦。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白雨斋词话》说:“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韦庄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作者简介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人人尽说江南好”,好在哪里?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既抓住了江南水乡特点,又凸显了江南水乡生活的悠闲自在。当垆卖酒的女子肌肤似雪,如卓文君般美丽。垆:旧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亦指酒店:酒垆。《史记·司马相如传》:“而令文君当垆”。《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为什么只提酒家女呢?游人要添兴,不入酒家又往何处?而那个时代的诗酒风流生活,是少不了女子的。酒家女操作用手,所以特写其皓腕,洁白的手腕如霜雪凝成,其美貌自不难想见。(1)好在景美(2)好在生活美(3)好在人美江南好春水碧于天从视觉角度写:描绘春水色彩,突出水之清,水之绿,令人心旷神怡。从听觉角度写:聆听着淅沥的雨声,渐渐入眠,十分惬意闲适。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比喻生动贴切,极言其皮肤之白皙、细腻,因为卖酒女子用手打酒,手臂的动作格外引人注目,所以作者对皓腕加以特写。画船听雨眠寄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一般游子的忧愁是不能回故乡;而这首词中的游子,却是能回故乡,但由于故乡战乱的原因不能回,这种愁苦就比一般游子更为深广。这首词的主旨,是在描写江南好的背景上,述说作者漂泊异乡,有家难归的痛苦感情。“还乡须断肠”这一句正是突出了这个主旨。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

???

??总结:在谋篇布局上,上片开首两句与下片结尾两句抒情,中间四句写景、写人。全词写得情真意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艺术特点3.写景写人纯用白描,却又清新明丽。2.抒情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1.语言疏朗秀美、明白晓畅。《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第一首摄取江南春景,主景为江水,着色浓艳,生机盎然。“江南好”与“忆江南”相环扣,唯其太“好”,故“忆”之无休。词人描江南风物,舍花、月,而从江水处下笔,可谓别出心裁。“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而江花胜火、江水如蓝,红蓝相间,绚丽夺目,都为自家亲历。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造成了一种悠远的韵味。第一首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第二首中心事件是观潮。词人不铺叙钱塘江潮,却从山寺桂子写起。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词人借此引出观潮处郡亭,或离山寺不远;着一“寻”字,便再现了三秋月夜赏桂的清幽,更为江潮的汹涌出场作铺垫。悠然郡亭静卧,看江潮澎湃,一为清静之境,一为壮阔之景,这柔美与壮美两美齐来,真是其美无比。第二首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文档评论(0)

157****43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