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培育性别平等观念.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教学如何培育性别平等观念

作者:杨冰清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20年第11期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许多学者对其内容、形式等各个方面

进行了多元解读和探讨。近年来,随着女性主义理论研究愈加蓬勃以及平权理念的深入传播,

《孔雀东南飞》中的女性悲剧得以被挖掘剖析。一般认为,刘兰芝作为悲剧核心人物,集中体

现了男权社会下,女性被压抑、被支配的境遇。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首先更深入细致地揭示

文本中所隐匿的男权机制对女性的压抑和统治;其次,反思文本设定的性别偏见;最后,以此为

例探讨语文教学在推进学校性别平等教育中的可为之处。

一、男权的统治与女性的受制

西方的创世纪神话中,夏娃是用亚当的“一根多余的肋骨”做成的,这个神话带有寓言性质

地揭示了男性的主体地位和女性的附属地位。“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绵延数千年,

即使是在女性社会状况已相对显著改善的今天,女性仍然受困于种种有形或无形的桎梏。用女

性主义的视角观照《孔雀东南飞》并引导教学,或许能帮助我们思考女性的生存境遇,提升学

生的性别平等意识,推进学校性别平等教育的发展,从而构建两性和谐发展的社会。

男性1.眼光下的“女性美德”

《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原题颇耐人寻味,作为讴歌对象的实体刘

兰芝不能作为“刘兰芝”本身被承认,而需要作为“焦仲卿妻”这一客体化的表述而存在。该标题

似乎更像是一个注脚,注释着刘兰芝主体地位的失落和附属地位的确认。在此语境下,作为女

性的刘兰芝不过是被谈论、被规定的客体对象,她由始至终被囚禁于男性文本之中,接受男性

主体的评判。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谈箜篌,十六诵诗书……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从

刘兰芝对焦仲卿说的这一番话中,我们不难概括出刘兰芝的自我认知和现实处境:刘兰芝具有

多才多艺(织素、裁衣、弹箜篌、诵诗书)、守节专一(守节情不移)、勤劳(鸡鸣入机织,

夜夜不得息)等契合传统女性观的特点。但同时,自白式的表达也展现了她不见容于传统规范

的性格因子;一是直白的欲望诉求(贱妾守空房,相见日见稀),二是反叛性的逃离(妾不堪

驱使,徒留无所施)。值得注意的是,刘兰芝在言说欲望,表达反叛之前,强调了自己无可非

议的符合男权规范的女性美德,由此可见,即使在一次难得一见的女性自白中,男性视角仍然

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标尺作用。

而在我们姑且称之为“女性意识自留地”的独白外,基于男性视角对女性进行要求、描述和

想象的话语更加强势直接。这里以刘兰芝被遣前精心打扮的片段为例:“鸡鸣外欲曙,新妇起

严妆。……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显然易见,刘兰芝是被观看、被描写的对象,文本对

她的外观之美着墨颇多,我们注意到了其中的描写手法:借物象喻女性外观。如:“腰若流纨

素”、“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等。孟悦、戴锦华在其著作中对这种修辞如此阐释:“当女性

外观被物化为芙蓉、弱柳或软玉、春葱、金莲之美时,其可摘之采之、攀之折之、弃之把玩之

的意味隐然可见。”[1]刘兰芝被“物品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被确立为客体的过程,被物化的刘兰

芝是非人的存在,是依附于男性主体的存在。

别无2.选择的“死同穴”

《孔雀东南飞》以刘、焦二人合葬并化为鸳鸯为结局,此浪漫主义式结局通常被认为是

这个悲剧故事的一点亮色,因其符合人们“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期待。然而,当我们从文学

所创造的幻梦中抽离,会发现这个结局回避了刘兰芝个人的愤怒和决绝。刘兰芝“恨恨那可论”

的愤怒呼喊被“两家求合葬”的虚幻美满所掩盖,刘兰芝出于维护自身尊严的决绝赴死被扭曲为

“死同穴”式的爱情完满。刘兰芝的反叛是徒劳的,男权话语通过误解、抹煞她的反叛精神得以

缓解对抗性冲突,最终将对抗力量纳入自己的控制体系,“死同穴”的结局是男权话语的一厢情

愿,刘兰芝别无选择。

孟悦、戴锦华在其著作中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这种强加式结局的实质:“《孔雀东南飞》的

整个悲剧美根植于一个足以掩盖性別对抗性矛盾的基点:女主人公按照秩序的标准必须无可非

议,叙事表现了女主人公宁死不苟的选择,但掩盖了她所以别无选择的原因。”[2]在男权特征

的文本中,刘兰芝不可能有“死同穴”之外的其它选择,她的死必须连带着其夫焦仲卿的死,否

则仅凭她一人的死只能突出对秩序的反抗,有自决于秩序之嫌。“死同穴”的结局不仅化解了刘

兰芝的决然对抗,还以一种肯定的姿态将刘兰芝的对抗纳入秩序之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孔雀东南飞》讴歌的绝不是带有反叛性

文档评论(0)

肖必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随便说所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