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01B65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2497—2015
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ecologicalbenefitsmonitoringofprotectiveforestsystem
2015-10-19发布2016-01-01实施
国家林业局发布
LY/T2497—2015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则 2
5监测站(点)的选择与布设 2
6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监测指标 2
7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监测方法 4
8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监测数据质量与服务 10
I
LY/T2497—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林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新晓、贾国栋、陈丽华、牛健植、毕华兴、樊登星、贾剑波、孙佳美、涂志华、娄源海、张晓明、赵阳、王建文、张学霞。
1
LY/T2497—2015
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监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监测总则、监测站(点)的选择与布设、监测指标、监测方法以及监测数据质量与服务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防护林体系的生态效益监测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893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T11894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HJ/T39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HJ479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481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HJ482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LY/T1271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氮、磷、钾、钠、钙、镁的测定LY/T1626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技术要求
LY/T1814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规范LY/T2093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评价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总悬浮颗粒物totalsuspendedparticulate
又称总悬浮微粒(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即指粒径在100μm以下的颗粒物。
3.2
可吸入颗粒物PM10
悬浮在空气中,能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即粒径在10μm以下的浮游状颗粒物。
3.3
细颗粒物PM2.5
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
3.4
氮氧化物nitrogenoxides
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空气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
2
LY/T2497—2015
(N?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三氧化二氮(N?O?)等,其中占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氮氧化物)表示。
4总则
4.1监测站(点)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防护林的主导功能,并设置相同外界条件下无防护林的对照监测站(点)。
4.2多监测站(点)之间具有一致性,相互之间数据可兼容。
4.3监测数据具有长期连续性。
4.4监测指标的选择与防护林生态效益评价规程相对应,监测指标测量精度能够保证生态效益评价的数据质量要求。
5监测站(点)的选择与布设
5.1监测站(点)的选择
5.1.1监测站(点)的选择要求生境条件、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利用方式和强度等具有相对一致性,对该防护林具有代表性并且包含防护林变异性,具有该防护林的典型优势树种,能够代表防护林的主要防护功能。
5.1.2垂直带谱上监测站(点)应设置在每带的中部,且坡度、坡向和坡位应相对一致。
5.1.3监测站(点)不应设置在过渡性地带,并且具有完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J_T 11866-2022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硅衬底白光功率发光二极管详细规范.docx
- SJ∕T 11586-2016 半导体器件10keV低能X射线总剂量辐射试验方法.docx
- SJ∕T 11702-2018 半导体集成电路串行外设接口测试方法.docx
- SJ∕T 2658.6-2015 半导体红外发射二极管测量方法 第6部分:辐射功率.docx
- SJ_T 11875-2022 电动汽车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应力试验程序.docx
- NBT 35091-2016 水电工程生态流量计算规范.docx
- SJ∕T 1830-2016 半导体分立器件 3DK101型NPN硅小功率开关晶体管详细规范.docx
- YST 543-2015 半导体键合用铝-硅细丝.docx
- SJ∕T 1838-2016 半导体分立器件 3DK29型NPN硅小功率开关晶体管详细规范.docx
- SJ∕T 1839-2016 半导体分立器件 3DK108型NPN硅小功率开关晶体管详细规范.docx
- SJ_T 10414-2015 半导体器件用焊料.docx
- LYT 2006-2012 荒漠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规范.docx
- SN_T 2316-2019 出口动物源食品中阿散酸、硝苯砷酸、洛克沙砷残留量的检测方法.docx
- NBT 35059-2015 河流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后评价规范.docx
- DB14∕T 647-2012 公路沥青铺装层层间结合质量技术要求.docx
- T_CFIAS 3012-2023 饲料添加剂 苯丙氨酸.docx
- JJF(京) 3032-2024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校准规范.docx
- NBT 14001-2015 页岩气藏描述技术规范.docx
- DB61_T 5095-2024 智慧工地建设技术规程.docx
- DB3306_T 069-2024 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 棉面料.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