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佛教落户敦煌后,兴起了开窟造像的风潮。据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大周李君莫高窟佛龛碑》载,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莫高窟开始创建。此后历代都开凿了许多洞窟,隋唐时更是大盛。而石窟的创作手段,主要有塑像和壁画。通过塑像和壁画塑造佛陀及菩萨、弟子等形象,深入浅出地阐明佛教义理。飞天作为佛教中的一个重要形象,因其广阔的创作空间,被画师们广泛采用,以各种美妙姿态出现在洞窟的藻井环周,人字坡两侧,平棋四角,龛顶、龛壁、龛楣、背光及龛两侧,以及环窟四壁上端,飞舞在各种经变画、故事画、说法图中,将敦煌石窟装饰得异常绚烂。

中国飞天造型的一个很重要的发展,那就是强调了音乐性和舞蹈性。印度的飞天持乐器的形象非常少,但伎乐飞天在敦煌石窟已成为主体;原来印度飞天的动态都出自印度的舞蹈,而中国的飞天,从舞姿、服饰等特点看,则是受到当时中国社会舞蹈的影响。可见,飞天从印度经过西域传到中国内地,在经过一千多年的衍变和发展后,日渐完美,形成了中国化的造型。敦煌飞天根据造型衍变、时代特征以及技法特点等可以划分为早、中、盛、晚四个时期。

早期为北凉、北魏、西魏时期的飞天。此时为敦煌飞天的模仿萌发期。北凉时期飞天的造型,虽具粗、重、厚、简单的特征,但却古朴雅拙,憨厚可爱。从西域传来的凹凸法、迭染之法久经岁月的变化,形成一种特别的“小字脸”,人们惊奇地得到一种特别的气势之美。北魏王朝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开凿了云冈石窟,其工匠来自印度、敦煌、南朝,窟中就出现了印度飞天与中国南朝飞天共舞于一窟的现象,南朝风格的飞天脸型和体形较为削瘦,褒博带,临风飞扬,颇有动感,后自中原传入敦煌。

中期为北周、隋的飞天。此时的敦煌飞天处于转型创意期。特别是隋代飞天,创作生动,形象丰富而充满活力。飞天被描绘成为妩媚娟秀的少女、贵妇,女性特征明显,而且随着社会的开放,形成了袒胸露背、赤足、丰腴健美的形象。这种世俗化的转变,使敦煌石窟成为具有时代风尚的画廊。

盛期为初盛唐、中晚唐、五代的飞天。此时为敦煌飞天的定型期,也是兴旺期。唐代社会开放,对飞天的审美观进一步发展,其基本形象是菩萨装,女性体型,特别是盛唐时期受到宫廷舞蹈和仕女画的影响。画师借助这个题材,用多种手段来进行创造,表现女性柔软的曲线,在升腾、伸屈、俯仰、翻腾的动态中体现人的形体美。画工技巧熟练,造型比例适度,突出表现天人的气质,即所谓的“气韵生动”。

晚期为宋、西夏、元时期的飞天。此时的敦煌飞天处于程式化阶段,为衰落期。宋代壁画题材与唐后期基本雷同,缺乏唐代那种创新气势。西夏时期经变画减少,壁画题材主要是千佛、说法图等,飞天画得很少,唯有窟顶四周画有身着菩萨盛装的飞天,手持乐器演奏和散花,有些身材明显增大。伎乐飞天手中的各式乐器,在音乐史研究上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由于受到中原绘画的影响,这一时期注重用线塑造形象,画功精细,设色浅淡,基调为青绿色。

(摘编自郑汝中《飞翔的精灵》)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完整交给后人。”目前,敦煌研究院正在致力于推动我国石窟、壁画和土遗址等重要文物资源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面向全球汇聚与吸引文化遗产保护顶尖人才,解决文化遗产保护前沿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服务支撑国家文化战略。要持续开展文物保护重大科研项目,稳步提升文物科技保护基础研究水平,加快敦煌石窟及院属六处石窟的数字化进程,实现数字资源的活化利用与多元化的创新性发展。

以敦煌石窟和藏经洞出土文物等为主要内容的敦煌文化,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珍贵史料。要持续推进敦煌学各学科的研究,真正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引领国内石窟寺考古工作。

在千余年的漫长岁月中,敦煌积累留存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近年来,敦煌研究院深入挖掘展示敦煌艺术及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不断推出不同形式的敦煌艺术展览,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敦煌故事。

敦煌作为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古代中国文明同来自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

(摘编自敦煌研究院《赓续守护,让千年文化瑰宝璀璨依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敦煌石窟的创作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97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十年深耕,专业只为中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