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参考(试卷分为AB卷)

题型:

一、填空15-20

二、名解3-4

三、简答2-3

四、论述1

五、鉴赏1

话本:话本原是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随着说话活动的日益兴盛,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

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它故事文本,都称之为“话本”

拟话本:从明代开始随着小说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印刷手段的进步,使话本小说的性质发生了重要

变化,出现了大批以阅读为编写和出版目的的短篇小说,这就是“拟话本”。体裁与话本相似﹐

都是首尾有诗﹐中间以诗词为点缀﹐辞句多俚俗。

沈汤之争:明万历朝,戏曲界同时出现了沈璟和汤显祖两位大家。他们之间,在戏曲创作及其有关理论问

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甚至达到针锋相对的地步。后人称之为“沈汤之争”。

《四声猿》:语出于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作为一组杂剧,包括了《狂鼓史渔阳三弄》、《玉

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4本短戏

“临川四梦”:明代作家汤显祖的传奇有《紫钗记》《牡丹亭记》《南柯记》《邯郸记》,代表了作者

戏剧创作的全貌,其中又均与梦有关,故而合称“临川四梦”。是作者以戏剧形式表现

出自己对人性、人生极其意义的思考。

“童心说”《童心》是明代后期作家李贽的一篇文章,他在文中提出了“童心”的文学观念。主张文章必

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主张抒写自然的人性。

“梅村体”:得名于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诗歌内容多为歌咏明清之际的重大史事,抒发家国兴亡和身世

之感,五七言律绝具有声律妍秀、华艳动人的风格特色,他是在继承元白诗歌的基础上,

自成一种具有艺术个性的“梅村体”。《圆圆曲》是“梅村体”代表作

桐城派: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在康熙年间由安徽桐城人方苞开创,刘大櫆、姚鼐等继承发展,理

论体系完整,创作特色鲜明。

姚鼐:桐城派成员之一,壮大了古文的声势,在桐城派中地位最高。主张之一有:“义理、考据、词章”

合一。

“南洪北孔”:洪昇创作的剧作《长生殿》和孔尚任创作的《桃花扇》代表了清代古典戏曲创作的两

座高峰,堪称传奇剧本中的双璧,作者也由此享有了“南洪北孔”的美誉。他们因此也享

有了“南洪北孔”的美誉。

“花雅之争”:清中叶之后,杂剧、传奇创作逐步走向衰弱,而各地方戏曲则蓬勃发展,并逐渐以压倒的

优势占据了中国的戏剧舞台,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被戏剧史家称为“花雅之争”。

明清四大谴责小说:清朝末年,具有改良思想的小说家纷纷通过小说来抨击政府和时弊,提出挽救国家的

主张,人们把这一时期出现的小说称为“谴责小说”。而《官场现形记》、《二十

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则代表了这类小说的最高成就,被

后人誉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归有光:明中期唐宋派诗人之一。反对前七子“文必秦汉”的文学观,标举唐宋古文,提倡唐宋古文的载

道传统,有比较浓厚的宗经明道的色彩。归有光的散文特点为通俗畅达,叙写细腻,抒情色彩浓。

与明后期文学重视对人情的表达思潮有一定联系。代表作《项脊轩志》。

晚明小品文:指体制短小、轻君灵巧、真情流露的“小文小说”,题材上则不拘一格,尺牍、记、传、

序、跋、铭、赞等文体都可适用。晚明小品文创作风格趋于生活化、个人化,率真直露,注

重真情实感。晚明小品文代表作家有李贽、袁宏道等。

元杂剧的体制特征

1.剧本结构:一般一剧四折一楔子,剧末附“题目正名”。

曲(词):歌唱部分宾白:语言部分科(介):动作部分

2.演唱体制:用北曲演唱。每折只采用一种宫调,四折的宫调不重复。每剧一般只用一人主唱,其他

脚色只有说白。

3.角色:分为旦、末、净、杂四大行当。

南戏的体制特征:

1.南戏的体制结构灵活自由,曲牌的运用比较随便;

2.演唱形式灵活多变,有独唱、对唱,接唱、同唱,任何角色都能歌唱;

3.在结构形式上,以“出”为单位,人物上下场,出而复入,篇幅长短自由。

4.角色为生、旦、净、末、丑等

文档评论(0)

150****58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