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密集型银质针疗法物理性质、特点、治疗原理及慢性肌肉骨骼疼痛针刺部位与方法、注意事项、并发症等要点.docVIP

临床密集型银质针疗法物理性质、特点、治疗原理及慢性肌肉骨骼疼痛针刺部位与方法、注意事项、并发症等要点.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临床密集型银质针疗法物理性质特点治疗原理及慢性肌肉骨骼疼痛针刺部位与方法注意事项并发症等要点摘要本文旨在详细介绍临床密集型银质针疗法的物理性质特点治疗原理及其在慢性肌肉骨骼疼痛中的应用涵盖了针具的物理特性和治疗效果等多个方面文章指出,银质针主要由80%白银和少量铜铬合金熔炼而成,针体粗约11mm,针端尖而不锐,采用细银质针进行分段处理此外,还有细银质针和细铝质针,用于颜面部等皮下组织较薄的区域针对银质针的特点,文章重点介绍其特点和优点,包括其柔软导热

临床密集型银质针疗法物理性质、特点、治疗原理及慢性肌肉骨骼疼痛针刺部位与方法、注意事项、并发症等要点

银质针物理性质、特点和治疗原理

一、物理性质

银质针由约80%白银及掺杂少许铜、铬合金熔炼而成,针体粗约1.1mm,针端尖而不锐,银质针按长度分为Ⅰ号(24cm),Ⅱ号(21cm),Ⅲ号(18cm),和Ⅳ号(16cm),其中,针柄长度均为6cm,依人体的组织厚薄程度选择合适的型号。另有细银质针粗约0.6mm,用于颜面部等皮下组织较薄的区域。

二、针具特点

1.针体较粗

不会因为肌肉的过度收缩而引起断针或滞针。普通不锈钢制成的毫针,因其直径细而质地硬,倘若向深层组织进针,一、旦由于强烈的肌肉收缩反应,可发生断针或滞针,造成意外。

2.质地较软

以白银为主体原料的银质针质地较柔软,此特点决定该针可以沿着骨膜的骨凹面弯曲推进而不折断,有利于较远距离的针刺,以扩大治疗面,全面准确地覆盖疼痛部位。

3.导热作用强

银质针针刺后需要加热,由于白银在常见金属中的导热系数最高,达429W·m1·K1,热传递速度快,针体快速将热量扩散入穿行的软组织,针尖温度并不很高,患者仅感觉局部温热,比较舒适。

能传导到深层疼痛部位且扩散到周围病变软组织,依据针数的多少,密集程度形成深层的穿透肌肉组织直达骨膜的热效应,这是一、般物理疗法所不能比拟的。

三、银质针疗法原理

1.对病变软组织的松解作用

软组织损害性疼痛,其临床表现之一、是病变局部可触及紧绷带及压痛点,针刺时肌电图可观察到运动单元活动电位,磁共振弹性成像(MRE)可发现紧张带的硬度较周围肌肉组织高约50%。

银质针刺入人体后,配合各种行针法,则可对粘连组织起到一、定的钝性剥离和松解作用。针刺时通过小提插方法可以寻找到最强针感的病灶部位,同时针刺对部分神经末梢还具有毁损作用,可阻止感受器对疼痛信号的传导。

2.消除无菌性炎症作用

银质针本身具有优良的导热效能,研究显示,当针尾加热时,针尖温度可以达到40~42℃,体内的针身温度达55℃,这种热效应可以很好地消除软组织病灶部位的无菌性炎性病变,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病变软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同时可缓解肌肉痉挛。另外,银质针在体液作用下,溶出微量银离子,具有较强的杀菌消炎作用。

3.神经调控作用

伤害性信息经初级感觉神经元传递到脊髓背角,再进一、步加工整合上传到脊髓以上高级中枢最终形成痛觉感受。

银质针部分针刺信号可以使脊髓背角内发生阶段性抑制,从而影响痛觉信号进一、步向上传递。还可以通过激活从大脑皮层到脊髓背角的下行抑制系统,对脊髓背角产生抑制性影响。在针刺过程中,针刺信号可以到达许多脑区,激发多种具有镇痛作用的中枢递质的释放。

4.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临床研究发现,经银质针治疗后即刻局部血流量明显增加达50%以上,最高达150%,治疗后1个月也较治疗前增加20%~40%。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银质针导热疗法可以有效促进肌肉损伤大鼠的局部血管的再生,这些研究都证实了银质针治疗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5.辅用艾炙的治疗作用

若使用艾球在针的尾端燃烧加热,则会产生以下几种作用:

(1)艾草燃烧后产生的艾热进入人体后,随气血循环,具有自动祛除湿气的作用;

(2)艾灸还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改善疲劳和睡眠。研究证实,艾灸能纠正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能够改善、稳定和协调免疫系统的作用。

适应证

一、由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所致的慢性肌骨痛症

1.头面部痛;

2.颈肩臂痛;

3.胸背痛;

4.腰臀腿痛;

5.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6.膝关节痛;

7.?跟痛症等。

二、由软组织损害所致的内脏相关征象

1.头晕、眩晕、耳鸣、视物模糊、咽喉不适;

2.胸闷、气短、心悸;

3.腹胀、腹痛;

4.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功能紊乱;

5.盆腔不适、痛经、月经紊乱等。

禁忌证

1.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者。

2.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正在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或未达停药时间者。

4.针刺局部皮肤有明显过敏或感染者。

5.身体极度虚弱者。

6.孕妇的腰腹部。

7.智力障碍、理解困难和不合作者。

常规诊疗程序

一、诊断原则

在排除有因可查的病变后,根据一、系列有规律性的软组织损害性压痛点检查,通过压痛点强刺激推拿的预示性诊断作用,确立原发与继发软组织损害部位,注重整体思路进行治疗。

二、治疗步骤

1.治疗前准备

根据人体软组织薄厚和操作的部位,选择适合型号的银质针。

2.治疗过程

(1)体位

取相应舒适且可充分暴露治疗部位的体位,原则上以仰卧、俯卧、侧卧为主,以利于操作,非特殊情况不建议取坐位实施操作。

(2)针刺部位和针刺范围的选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医学资料+白衣侠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专业医学资料提供,解决您后顾之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