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TCC 20-2007 纤维含量定性分析 操作规范.doc

AATCC 20-2007 纤维含量定性分析 操作规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ATCC20-2007纤维含量定性分析操作规范

本方法适用于下列纤维

天然纤维类:纤维素纤维(植物纤维);棉、亚麻、黄麻、苎麻、剑麻、蕉麻蛋白纤维类(动物纤维):羊驼毛、驼毛、开土米山羊绒、美洲驼毛、马海毛、兔毛、蚕丝(家蚕丝、柞

蚕丝)小羊驼毛、羊毛

矿物纤维类:石棉

人造纤维类:醋酯纤维(二醋酯、三醋酯)、聚丙烯腈、芳族聚酸胺纤维、人造蛋白质纤维、玻璃纤维金

属纤维、改性聚丙烯腈、尼龙6/66、乙酸乙烯酯和1、1-二氰基乙烯共聚物、链烯烃(聚乙烯、聚丙烯)、

聚酯、人造丝(铜铵纤维、粘胶)、橡胶、莎纶、聚乙烯醇纤维、聚乙烯塑料

使用和限制

本操作规范描述了几种用来辨识纤维种类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综合起来判断纤维的种类。对某种特定类型的纤维来讲,某些方法会比其他方法更有效。例如,视觉和显微镜观察法对天然纤维比较有效,如果用这个方法来鉴别人造纤维则需要特别注意,因为这些纤维的横截面,纵截面甚至外观形状会因为制造工艺的不同发生显著变化。即使天然纤维的外观和形状也会发生相当程度的变化,没有那种纤维会和样照一模一样。因此,对任何种类的纤维来说,都需要查看足够的数量。

对于纤维的准确鉴别依赖于经验以及对该种类纤维的熟悉程度。对未知种类纤维的判断最好是与已知种类的参考纤维做对比。

取样须知

为了得到有代表性的样品,需要考虑下述可能的情况

1)如果样品是松散的纤维或者纱线,它可能包含一种或多种纤维。

2)如果一个纱线纤维是一股或者是几股纱线缠绕在一起,这些纱线可能是相同种类也可能

是不同种类,这些纱线本身也可能是几种纤维混合而成

3)羊毛或者针织制品可能是由相同或者不同的纱线按照不同的比例构成,纱线可能包含一

种或者几种类型的纤维

4)几种不同种类的纤维可能染成同一个颜色。与之相反的是,同一种类的纤维可能被染成

不同颜色。

5)取出得样品应具有代表性。

3试剂和材料

3.1.承载试剂

3(1(1矿物油:U.S.P或其他浸渍液体

3.1.2.火棉胶:硝化纤维溶解于1:3乙醇/乙醚(4g/100ml)

3.2漂白剂

3.2.1亚硫酸钠腐蚀性溶液:2g亚硫酸钠和2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3.3着色剂

3.3.1氯碘化锌试剂:溶解20g氯化锌于10ml水中;在5ml水中溶解2.1g碘化钾和0.1g碘,加入一片碘.

3.3.2酸性间苯三酚试剂:2g间苯三酚溶解于100ml水中;再用同等到体积的盐酸一起使用.3.4浸渍液体的折射率

3.4.1十六烷:C.P能RI=1.434

3.4.1a-氯奈:RI=1.633(有毒避免吸入蒸气).

3.4.3以上丙各睥混合物:假设其折射率按各组分的体积成线性规律,例如:42体积的十六烷和58体积的

a-氯奈混合后的RI=1.550

3.5纤维溶剂

3.5.1冰乙酸(腐蚀性,避免溅入眼睛和皮肤接触)

3.5.2丙酮:试剂级(具有易燃性)

3.5.3次氯酸钠溶液:5%,家诞洗涤漂白剂也可.

3.5.4盐酸浓溶液20%:50ml38%的浓盐酸稀释至95ml蒸馏水中.

3.5.5甲酸85%:(腐蚀性,避免溅入眼睛和皮肤接触).

3.5.61,4-二氧六环

3.5.7m-二甲苯

3.5.8环乙酮

3.5.9二甲基甲酰胺(溅到皮肤后立即洗去)

3.5.1059.5?0.25%硫酸溶液,20?,密度1.4929?0.0027g/ml,称取59.5g浓硫酸(密度1.84)放入烧杯

中,称取40.5g蒸馏水二250mlPyrexErlnmeyer烧瓶中,小心把硫酸加入到水中并不断搅动用冷水冷却

(带上护目镜),当冷却到20?时调节其密度1.4902-1.4956g/ml3.5.1170?1%硫酸溶液:20?时密度1.6105?0.0116g/ml,按3.5.10称取70g浓硫酸(密度1.84)和30g

水混合,当冷却到20?时调节其密度1.5989-1.6221g/ml3.5.12m-甲酚:试剂级(有毒,在通风橱中操作)

3.5.13氢氟酸:49%试剂级(很危险,使用护目镜和面罩,不要吸入蒸气或接触皮肤)4试样准备

4.1当试样上浆,上蜡,上油或其他涂层影响纤维外观时,可在蒸馏水中加热以除去杂质,若不能除去,可用

有机溶剂0.5%盐酸或0.5%的氢氧化钠萃取,一些纤维如酸会损坏尼龙,而碱会腐蚀丝和毛.4.2分离植物纤维应使用0.5%的氢氧化钠处理,用水充分洗涤后干燥.对于染色纤维的剥色特别是纤维素

纤维应用碱性次硫酸钠溶液在50?加热30min

试样前处理

1)在很多情况下,对未知种类的纤维鉴别无需特别

文档评论(0)

188****28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