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记清单)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单元速记·巧练(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速记清单)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单元速记·巧练(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一、阶段特征

【辽宋夏金元时期(916-1368年)】:封建社会的继续发展变化与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加强。

1.政治上: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趋向统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行省制度影响深远;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2.经济上: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经济全面繁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海外贸易繁盛;土地兼并更为激烈,租佃经营更为流行;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

3.思想文化上:儒学复兴,程朱理学形成;科技发展出现新高峰(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与外传);多元化市民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少数民族文字发展。

4.民族关系上:多民族政权并立,民族战争频繁;民族交融是主流,边民内迁,互市贸易;元朝大一统,推动民族交融出现新高潮(民族迁移、回族前身--回回形成)。

5.社会: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二、金辽政权更迭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政权更迭

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辽:宋辽和战:南北面官

宋:中央集权;积贫积弱;王安石变法;偏安江南

政治

金:猛安谋克;“大定之治”

战争

议和

农业:手工业的的发展;商业城市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

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程朱理学;文艺繁盛;科技发达;少数民族文字

民族关系

经济

社会

文化

北宋

西夏

南宋

蒙古

元朝

元:国家统一;行省制;驿站制;四等人制

宋辽战争;宋夏战争;金灭辽之战;金灭北宋;

岳飞抗金;蒙古灭金;元灭蒙古

澶渊之盟;北宋与西夏议和;绍兴和议

经济文化高度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三、单元目标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1、背景:北宋建立后,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历史教训。

2、措施:

(1)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①财政:设转运司,将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②军政:地方精锐编入中央禁军,保卫京师。

③行政: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

分散机构权力

①中央:实行二府三司制:把相权一分为三。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②地方:路级设四监司,对各州进行监控。州级设通判制约知州。

(3)抑制武将:实行崇文抑武,提高文官地位。

3、特点:守内虚外;强干弱枝;分化事权;崇文抑武。

4、影响:(1)积极: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

(2)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和边防危机。

二、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

1、边防压力

战争

和议

宋辽关系

《澶渊之盟》

①北宋建立前,辽朝占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威胁。

②北宋统一后,两次发动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失败。

①签订协议,维持边界,辽宋以兄弟相称。

②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财,成为“岁币”

宋夏关系

《庆历和议》

北宋与西夏发生战争,屡战屡败。

①西夏向北宋称臣,但实际上保持帝号。

②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成为“岁赐”。

2、财政危机

(1)原因:①北宋军队空前庞大,导致军费直线上升(冗兵)②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官僚队伍不断膨胀(冗官)

(2)结果:养兵养官成为朝廷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三、王安石变法

1、背景:(1)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守旧,行政效率低下。(2)范仲淹发起的以整顿官僚队伍为宗旨的改革(庆历新政)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3)庆历新政失败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呼声更加强烈。

2、目的:改变积贫积弱局面,实现富国(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强兵(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3、措施:

(1)富国之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2)强兵之法:保甲法、保马法、裁兵法、将兵法、军器监法。

(3)取士之法:改革科举;整顿太学,唯才用人。

4、评价:(1)增加了大笔收入,达到了富国目的。(2)强兵效果并不明显,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

(3)由于用人不当,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激烈争议。(4)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四、南宋的偏安

1、“靖康之变”与南宋建立

(1)靖康之变:1127年,北宋被金朝攻灭,两位皇帝徽宗、钦宗被俘虏北去,史称“靖康之变”。

(2)南宋建立: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金与南宋

(1)岳飞抗金:取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