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二语文学习资料:陈情表
文言虚词
1、以
连词,表因果:因为
臣以险衅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以供养无主
但以刘日薄西山
连词,“无以”,无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连词,表目的:来
谨拜表以闻
动词,用
臣具以表闻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介词,表凭借:凭,按
猥以微贱
2、见:“我”
慈父见背
3、所:……的事,……的情况
实所共鉴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有所希冀
4、既……终……:又……又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5、且:连词,况且
且臣少仕伪朝
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二)宾语前置句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三)定语后置句
(四)介词结构后置句
急于星火
(五)省略句
未尝废离(祖母)
则告诉(陛下)不许
逮(吾)奉于圣朝,沐浴(于)清化
(六)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
慈父见背
沐浴清化
寻蒙国恩
犹蒙矜育
(七)固定句式
文言精句、难句翻译
1、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
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
2、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
离开祖母而远行。
3、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臣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忠尽孝的日
子已经不多了。
4、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
冀?
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是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受到提拔,
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
高二语文学习资料:归去来兮辞
一、基本常识
1、题解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故称楚
辞。汉代常把辞与赋合称为辞赋,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赋
重铺陈
2、作者
陶渊明,东晋诗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家境贫寒。29岁起为江州祭
酒,不久自解职归。以后做过镇军、建威参军,因不堪行役之苦,转任彭泽令,仅
80余天即辞归田园。晋安帝义熙末,50多岁时,被征为著作佐郎,不就。晚年穷
到“窥灶不见烟”(《泳贫士》)的程度。最终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卒年62岁。
陶渊明的诗留存一百二十多首,其中有20余首是写田园生活和景色的田
园诗。这些诗冲破当时“玄言诗”的风气,为五言诗开辟了新境界。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作品题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抒
发厌恶官场、洁身自好的情怀。如《归园田居》、《饮酒》、《移居》等;另一类
为咏怀诗,如《泳荆轲》、《读山海精。精卫填微木》等,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
之音。散文首推《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称著文史。欧阳修说:“晋无
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3、写作背景
陶渊明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
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
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
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二、理解分析
1、结构层次
(一)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
(1)“心为形役”——为衣食所迫而做官
(2)“觉今是而昨非”——认为以前所为是错的
(二)归家之后的情状
(1)心情愉快——小舟轻飏,和风吹衣
(2)归心似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3)家人欢迎——“童仆迎接,稚子候门”
(4)修身养性——饮酒、游园、观景
(三)回归田园的愉快生活
(1)远离官场,享受天伦
(2)读书抚琴,颐养天年
(3)驾车乘舟,寻幽探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