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2024年秋).docVIP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2024年秋).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2024年秋)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解放思想文化 B.发展近代工业

C.推翻反动政府 D.反侵略反封建

2.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写道:“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约十年之久,现在汇合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推动了这次大爆发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段论述中的“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鸦片战争 D.五四运动

3.1880年,左宗棠创办了兰州织呢局,这是我国机器毛纺织工业的雏端。中国近代纺织业、发电厂、机器缫丝厂等,都是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建立起来的。这表明洋务运动()

A.实现了富国强兵 B.推动了近代工业发展

C.抵制了列强侵略 D.结束了半殖民地性质

4.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有助于探寻历史的规律。对比下列历史现象,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现象一:《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现象二:《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

A.列强侵华步步加深 B.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多国策划联合侵华 D.中国被迫开始进行近代化的探索

5.康有为认为,洋务派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虽都有图强意愿,然都是“小变”,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是为“大变”。康有为这一言论意在强调()

A.日本明治维新的世界意义 B.政治改革是救亡图存的关键

C.要发动革命改变封建制度 D.维新运动是洋务运动的发展

6.列强炮制出《辛丑条约》的基本框架后,直接强加给清政府,且“不容改易一字”。《辛丑条约》要求清政府单方面承担各种苛刻的“义务”,而列强作为一个整体,则享有种种权利。这反映了()

A.列强实现瓜分中国目的 B.晚清时社会矛盾尖锐

C.中国主权开始遭到践踏 D.帝国主义的强权本质

7.辛亥年的最后一天,天安门对外开放,昔日天子脚下的臣民,第一次以公民的身份登上紫禁城,第一次借用皇帝的视角,眺望这座帝都。“庆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大字标语,已悄然悬挂在天安门上。根据材料描述可知()

A.社会出现了新的气象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封建制度已完全终结 D.辛亥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8.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发端,一批知识分子标举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在思想文化领域发起了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此举旨在()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谋求政治制度变革

C.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D.培养国民独立人格

9.“五四运动的成功充分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当学生、商人、工人陆续举起反抗大旗的时候,各阶层为维护国家权益而奋勇斗争的时候,五四运动潜藏的胜利曙光或许早已来临。”材料表明五四运动胜利的原因是()

A.大力宣扬民主主义 B.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与参与

C.坚决抵制屈辱外交 D.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10.《百年中国》的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A.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C.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11.下面是国民革命时期北伐军的军歌。据此分析,国民革命军的主要使命是()

A.抵御列强的侵略 B.推翻清政府统治

C.反帝反封建 D.完成国家统一

12.1928年5月至7月,湘赣边界各县掀起分田高潮。“土地回老家,合理又合法,分了田和地,穷人笑哈哈,跟着毛委员,工农坐天下。”这首歌谣唱出了农民的喜悦心声。与这一现象有关的口号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

C.“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3.遵义会议写下了红军长征途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在这里,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扔掉“洋拐杖”,喊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口号。这说明,遵义会议()

A.扭转了长征初期的不利局面

B.形成了党稳定成熟的领导集体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D.赋予了毛泽东最高军事领导权

14.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改革,并建立了“三三制”政权模式。该模式除了欢迎愿意团结抗日的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及小资产阶级代表参与政权

文档评论(0)

无与伦比94348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文章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